这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团伙”,极具反侦察能力,一旦收到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马停工,还有人里应外合。
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有人甚至还收到过恐吓,警告他们少管闲事,不然后果自负。
“我打算派人去暗访。下午我已经联系好中队那边,他们会出两名队员和我们的记者一同前往,基本的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有谁愿意去一趟吗?”
任意把话说到这里,大家心里就跟明镜似的,明白得很。
这种暗访任务吃力却未必讨好,危险系数满星,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主动请缨披甲上阵?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谁都不敢发话成为那只出头的鸟。
会议室的玻璃门突然被推开,所有人的目光落到了站在门口的那一抹酒红色大衣上。
余桑扶着门把,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好的表单,微微喘着粗气。
“我愿意去,这是我的外出采访申请表,主编签字就可以了。”
席间顿时鸦雀无声,几个见过大场面的老记者偷偷捏了一把汗,暗自庆幸有人出头,他们得以免于此行,但同时在心里也生出了几分惭愧。
他们也年轻过,曾经也是这般血气方刚,勇往直前。到底是什么磨掉了他们的锐气呢?
也许是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也许是这些年见惯了的白云苍狗,其中缘由没人知道。
余桑胆大心细,之前也有出过暗访的任务。但无论是采访某无牌经营的黑餐馆,还是偷拍某医院门外招摇撞骗的“神医”假药党,跟这次的任务比起来都太小巫见大巫了。
任意陷入了两难。
于公而言,这对余桑来说确实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她有着灵活的应变能力和积极的抗压能力,丰富的采访经验让她知道如何甄别有效素材,是非常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