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子洒满了书房,令整个书房都染上了一层暖色。

那人一身玉带蟒袍,仪表堂堂地端坐于书案之后,身形挺拔,面色如水,此刻正凝神看着手中奏折,还时不时提笔往上批注些什么,神情专注忘我。

这一刻的他,虽为一副上位者姿态,却浑身戾气全无,哪还有什么大魔王的影子,倒意外的,展现出一种宁和气质,就如一些古言中所描述的那种勤勉俊美的贤王一般。

果然,认真的男人最帅了。

但下一秒,这幅静美的画面就被瞬间打破了。

封屹好似看到了什么不堪的内容,气得啪的一声将奏折摔在了书案上,随即满面煞气地挥笔在那奏折上批起了字。

冉冉起先被封屹摔的那下震得缩了缩脖子,之后又见他怒气冲冲地开始批示,就好奇那奏折上都写了什么,能一下子将他气成了这样,便踩着肉垫,悄无声息地靠了过去。

当冉冉走到离封屹写字那只手不远处时,她停了下来,这个距离刚好够她看到奏折里的内容,便歪着头,看了过去。

看了一会儿冉冉就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御史台的一位御史大夫上的折子,写的好像是与今科秋闱相关的事,其言辞间虽然看上去很平和,但其实,却是借着复述某学子的话,将封屹在今科要施行的各项变革给骂了个狗血喷头。

冉冉对封屹在吴朝科举制度改革上的功绩还是比较了解的,从后世人的角度看,封屹推行的大部分新举措都是很正确的,但若站在当世人的角度看,那可就不一定了。

他改革官学时,加大了对优秀寒门学子的支持力度,并主导科举评判文章时,摒弃华而不实的骊骈文风,更重视言之有物的散文形式。

如此一来,便令教书的和读书的,都要重新审视自己多年来的所教所学,同时也要重新适应这种新的择才制度了。

结果这么一适应,自然是有些人适应得好,有些人适应不好,这便阻了一些人的青云路。

所以,封屹会被反对、会被骂,也就太正常了。

等冉冉看完了奏折内容,下意识又往前凑了凑,想探头去看封屹的批示,结果还没等她站稳就看到,这人竟在那御史大夫借语的学子名字旁,凶悍地批了几个红艳艳的大字:此等废材,立即收监,秋后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