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的是御林军,随之是各种皇家仪仗,接着便是骑在马上的摄政王和一干护卫武将,皇上的御驾则在队伍的最中间,后边依次跟着载有国师等人的马车,最后面,依旧是护驾的御林军,整个队伍旌旗飘展,非常壮观,场面一时十分震撼。
对于伊垣渠,小皇帝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封屹。
他父皇曾经告诉过他,此渠一成,不但将为他们父子在史册上留下浓重一笔,更重要的是,此渠能畅通大吴南北,令两边运粮布兵变得更加便利快捷。
从今后,若一直对大吴虎视眈眈的北方邻国,再敢贸然发兵,那大吴便可立即南兵北调,快速全力回击。
为此,小皇帝才会如此兴师动众地要亲自前往垣襄县,去参加伊垣渠的竣工祭祀大典。
至于国师也去,这更好理解,竣工大殿上,祭请河神等仪式,自然该由国师主持。
就这样,整支队伍井然有序地行至了京城南大门前,准备出城。
然而就在此时,原本坐在马车里的国师,却突然冲出马车,急匆匆地快步来到了小皇帝的御驾边。
经通报后,莫妄进入到御驾内,他扑通一声便跪倒在了小皇帝面前,然后一脸急色地禀告道:“启禀皇上,大事不好!咱们此行,恐要生变。”
小皇帝闻言,脸上先微不可查地皱了下眉,随即露出一副迷茫神色,开口问道:“国师快请起,此话怎讲?”
此时,整支队伍已因国师的突然举动而停滞了下来。
封屹坐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之后调转马头,往御驾那边骑了过去……
接下来的事情,令谁都没有想到。
摆了这么大的排场,结果小皇帝和国师两个,在这最后时刻却都不能去了。
据国师讲,他刚刚突然心慌,就随手卜了一卦,结果卦象显示,此行乃大凶兆,然后他便掀开车帘,去察看天象,随即又发现,东边天色有异,再掐指一算,竟算出了几日后会有天狗食日。
天狗食日那更是凶兆,以往每次出现的前后,大吴国师都要摆开祭台,祭文与天祷告,替在位皇帝向上苍告罪,以求上苍能免除或减少即将施予大吴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