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她从来没有自己反省过,她之所以比一般女知青更辛苦,没人帮衬,是因为她懒,又看不起所有大队上的人。

九月的第一周,谢琳琅被邀请去吃酒。

办席面的,是二牛家。

他娶了阮玉。

谢琳琅简直不敢置信,上次不是说在知青院里两方闹得很僵吗,怎么一个多月,又搅和在一起还结婚了?

惊讶归惊讶,谢大嫂却赞成去吃酒。

不吃白不吃啊,二牛他妈听多了别人说她儿子注定孤老,现在得了一个城里媳妇,可不使劲儿的准备席面,还说要比谢木的席面还大方呢。

谢琳琅自己都觉得那肯定是大手笔了。

结果去吃了,肉是有,但是那个肉菜是最后上的,而且,切得特别的薄,大海碗底下都是酱油煮豆腐,上面摆上了几片肉。

肉薄的程度怎么形容呢,就是薄到让谢琳琅觉得后世的兰州拉面的那种肉片,就是这时候发明出来的刀法。

不过队长和几个老一辈的人那一桌的肉还可以,都有半碗,显然是区别对待了。

谢琳琅吃饱了就停下来了。

新娘子一直在屋子里没出来,有几个二牛家的叔伯和妯娌去闹洞房,听起来热热闹闹,不过谢琳琅没兴趣,按照其他人的标准随了五毛钱就出来了。

结果往后一看,谢大嫂也跟出来了。

“就当五毛钱吃了一顿饭吧,也不是什么相熟的,不用帮忙。”

两人吃完继续上工,阮玉结婚,并没给其他人的生活带来多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