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这小家伙这些做派也不知道是哪里学来的,根本跟她还有沈固,完全都不一致,两人可没有这样的动作过。

远在红旗大队的谢国居忽然打了个喷嚏:“哈求——我保证,这次我的计划一定也能跟大棚一样,是个好决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拍着胸脯的谢国居看着十分的靠谱又可以信赖,好几个之前合作过大棚,今年开始单干的队里人,纷纷要跟谢国居合作新项目。

谢国居得意的冲着自家媳妇抛过去一个眼神,你不是怕咱们吃亏么,我多拉几个人一起合作,成功了顶多就是分成少点,要是不成功,简直是个自家的钱上了一个保护锁头,减少损失。

不过,他自然是希望自家的这次项目能够成功的。

不进入畜牧站,自己包山,准备做点大事儿,已经是谢国居自从大棚成功让他吃到甜头之后一直记在心里的小目标。

但是这次会比较困难,因为闺女被调去四亚了,就帮不了他许多了,上次大棚的材料还是闺女帮着找帮着买的,这次一切都要靠自己。

当然,儿媳妇陈清华现在也是有把刷子,到时候一家人合计合计,再用上琳琅之前提过的那个嫁接技术,这张大旗也不是拉不起来。

“滴滴”两声,车子到了镇上。

这里叫璜山镇,是一座距离海边非常近的小镇,一下车,一股咸咸的气味扑鼻而来。

谢琳琅之前在海岛的时候,就开始习惯这种气味了,也不觉得难以克服,倒是小新年一直捂着鼻子。

谢琳琅立刻掏出来口罩给她戴上,口罩外面还抹了一点点清凉油,小新年很快就觉得鼻子很舒服,也不觉得周围的气味难闻了,好奇的看着这陌生的地方。

陪同谢琳琅一起下来的是个叫夏莹莹的小姑娘,今年十九岁,也是到农业局不久。

要不也不会专门被派出来给谢琳琅带路了。

夏莹莹没带多少东西,路上谢琳琅问过这边的生活环境,夏莹莹就笑着说自己就是璜山镇的人,家就在这里,因此不需要带太多的东西,又说要是谢琳琅下乡之后住不习惯老乡家里,可以住在她家的老房子。

她家老房子只有一个姑婆住在那边,姑婆是个和蔼的老人,只是早年的时候受过一些打击,一点都不想出门,常年就在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