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报纸传阅了几十遍,最后回到谢国居手里的时候,边角都被人摸出毛来了,心疼得不行的谢国居第二天就不肯拿出来了。
还将它藏起来。
巧娟见了,直接将它框起来,就挂在很久以前,谢琳琅得到的养猪能手的奖状旁边。
经过岁月的洗礼,那张奖状已经陈旧,但是在巧娟的心里,它是闪闪发光的。
因为这一出,一直有心问问谢国居这几年怎么突然就富了起来的男人,纷纷上门来,假装闲聊,实则探听致富的秘方,以及教养孩子的本事。
就算是他们这一代和下一代,重新开始都晚了,但是孙子辈的都刚出娘胎没多久,还是可以参考一下谢国居的教养方式。
谢国居也没想到,他这个十年前,还被人诟病懒汉的谢家老二,中不溜不收疼爱也没被谁重视过的半老徐男,竟然还有这么火热的一天,关键是人家还问他怎么教孩子。
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哦。
第四百六十六章 要致富,先??下
看着来访的客人殷切的求知表情,谢国居觉得还是说吧。
可真到要开口的时候,又为难了。
这该怎么说呢,他该说其实实话是自己就想着无所不用其极的喂养孩子,让孩子饱着肚子长大,哪怕豁出去面子名声不要都没关系,只图一点:孩子饱肚无病无灾。
至于家里变好嘛,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琳琅这老闺女十来岁开始,他就过上了老祖宗一样的享福生活?
毕竟她家姑娘十岁出头,就开始运气极好,人家跟在种田的人背后捡麦穗件豆荚,最多捡个一碗,连做块豆腐都费力,做面条吃更是奢望,偏偏他家姑娘,除了明面上随大流的上交大半碗捡到的麦穗和豆荚,还能留有余地,要么就是做饭的时候总有办法做出来平时的量,却能扣下一点,还有琳琅上山总能遇到个鸟啊麻雀啊,甚至是野鸡蛋啊,都不藏私要么烤了带回来,要么想办法用陶罐啊或者埋火堆下弄熟了带回来,晚上的时候偷摸着喂给谢家二房所有人,每天多几口吃的,谢家二房也没谁大亏了身体。
咳咳,话肯定不能这么说,要不人家岂不是拿他运气好全靠闺女,那人家要是眼红他闺女说她闺女心眼多不孝顺老辈咋办,毕竟分家之前,他闺女就只想着自家,说出去,还是容易被人诟病的,就算大家对谢老才夫妻的行事有所耳闻,在谢琳琅比他们过得好的情况下,也会说她的不是。
那可不成,自家闺女,不要让人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