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页

还是过几个月再看看吧,要是粮食问题不存在的话,就算下半年养猪也没关系的,实在不行,到时候情况好转了花高一点的价格去买那种几十斤的猪回来育肥,照样不会亏。

既然老家那边,爹妈什么都能拿捏好,谢琳琅也就不怎么担心了,专心弄自己的实验组。

实验组有种植,养殖,水产养殖三大类,多出来的那个水产养殖,主要是因为这边的天气气候就地取材,让那位谢满怀同志单独挑大梁负责。

种植类给的另外一位专家,那位勘探员出身的王四化。

两人都可以就近寻求相关单位的帮助,还有自己收取五位以内工作人员的神情资格,也就是他们每个人能自己组建个小队,手五个助理左右,薪资按照临时工的标准发放,三月后没问题可神情正式工平均工资。

谢琳琅自己就带着两个人行动,她没有另外招人,只是在自己之前去过的生产队和村子里发掘人才,每个小村子设立了一个四亚试验点分点。

比如说黄村长那边,就让黄村长代劳,分管好夏姑婆那个房子里的鹌鹑养殖,并且将技术和相关材料事无巨细的教授给了黄村长,之后他可以电话联系谢琳琅报备进度,谢琳琅也可以随时下来检查关注。

其他十几个谢琳琅走动过的村子也是这么处理的,去那个毛孩子的村子里的时候,毛孩子的母亲死活都要争取分点的管理,除了每个月那五块钱的辛苦费,还有就是谢琳琅一开始见面的时候,流露出来的对她孩子的平常心,并没用讶异和嫌弃的目光看待她的孩子。

这是闲话,赞不细表。

总之花了将近两周,将自己手头上能搜集到的养殖方案一一下发,教授,并且留了电话,也留了对方的电话。

谢琳琅一直用来在四亚留任期间记录工作的小本本上,前几页是本地各个单位领导的电话,其次是各个厂家的电话,再接着就是工作人员们的电话再接下来是各个畜牧站的电话,最后占据版面最多的反而是这些分点的电话。

合上本子,谢琳琅去单位报备工作进度。

王朝阳和美玲正好在办公室里商谈事情,见到谢琳琅进来,美玲有点吃紧:“怎么黑了那么多。”

有吗?

谢琳琅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脸。

她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原来自己变黑了吗?

美玲失笑:“也不是说整个人就黑多少了,只是跟第一次见你的时候相比黑了一些,辛苦你了,最近跑了那么多的生产队和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