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与此同时,囡囡也到了,勉强能弄去幼托班上学了,还寻思着年后就送去跟沈念琳作伴呢。

在谢家人的日子越来越舒适的时候,红旗大队,倒是寻思着召唤谢国居巧娟两人回去养猪。

不过他们是走不开了,因为在四亚,两人都发现了自己的新商机。

巧娟做了泡菜酱菜吃,发现这边的人接受度很高,原因是这边四季如夏,并不需要特意腌制酱菜过冬,这边的虾酱海鲜酱什么的倒是稀罕物,她就寻思着做或者借着儿子的运输的渠道运泡菜来这边销售,再把虾酱螃蟹酱还有椰汁制品啥的弄出去换钱。

甚至为此新建了一个小作坊,不大,就那么二十几平,里面基本当做仓库用的,但是很实用。

第四百九十六章 厚积薄发中

按照她现在的稳定上涨的赚钱速度,每个月最少收入几百块,还请了两个村里的婶子帮工,于她来说虽然劳累但是肯定比下地养猪要轻松,赚的钱却也不少,自然是不会轻易离开这边的。

不过红旗大队那边也没人再敢说她和谢国居的不是。

毕竟当一个人过的好的时候,也许有不少人有见不得人好的心思,但是这个人过得好还会在队上遇到危机的时候帮助大家,那有不好心思的人就会减少一半,当这个人脱离了大队还能在别的地方也过得好的时候,这个比例就会再次的减少。

反正谢国居和巧娟两人不知不觉的,就成为了红旗大队老一辈包括二三十岁这个年龄层不自觉希望成为的人。

除了巧娟,谢国居在四亚的养殖也不落于人后,他这个不是月月赚大钱,但是一到出栏的日子,赚的就不是几十几百块了,算起来也不输给巧娟。

两人虽然在四亚赚钱了,可自己是没那个意识的。

毕竟,家里的电器啥的,都是女婿买的房子也是闺女盖的,差不多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后,两人发现他们一年赚的钱,也就够买几样电器。

上一次听女婿说了上面有计划要研究可以捏在手上的可以拿着走的电话,但是这东西就算过两年研究出来了,价格都不会少于上万。

那有这种好东西即将面世,他们做父母的肯定是想给孩子们一人一份啊。

谢木,谢林,谢森,琳琅,还有他们夫妻也要一个,那就是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