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页

巧娟虽然孙子孙女外孙都有了,但是不妨碍她高兴啊,家里又多了个成员,是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兴旺,她只有高兴的劲儿。

陈清华还挺羡慕的,她和谢林虽说不差钱,但是只要她还想在这个公家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一定不能做超过制度的行为,也就是孩子只能生那么一个。

所以在去年冬天,其实陈清华就上环去了。

之所以不结扎,也还是心底有结,觉得北大就一个人,会太孤单,寻思着要是过个几年,自己万一上不去,或者改变主意了,再想生,不至于断了后路。

不过上环这个事儿,她没提,谢林也没说,夫妻两个自己决定的,都自己受着。

此时看到大嫂家里又要添丁进口了,陈清华还是蛮替她高兴的。

“正好你们大学那边是三年制的,你估计年底把孩子生下来,坐月子也到过年的时候,学校也马上就差半年毕业,到时候找个亲戚或者找个保姆带带孩子过度半年,就顺利解决学业和这孩子的问题了,一点也不耽误。”

“就是说呢,这孩子会挑时候。”许安安也认同陈清华的说法。

还开玩笑:“到时候就叫他谢好运什么的。”

一家人无奈的摇摇头,这两妯娌,一个叫安安,孩子就取名平安,一个叫清华,孩子就叫北大。

取名字还真像是闹着玩一样。

今年的三十,多了一个喜讯,家里的喜气似乎都更加的浓烈了。

饭罢,男人们一屋,小孩子女人们一个屋,分开举行了茶话会。

谢国居自然是询问每个小家的一家之主,最近的动态,还有明年和最近几年有啥计划。

谢木这边是决定按部就班的上学,等毕业后,看看能不能找关系,安排到大学所在的省份做事。

一来是他们觉得那个城市很不错,发展很快速,人文环境也差不离,二来是孩子太小了,他们在不想一家人分开的情况下,能不变动位置就不变动位置,而且平安到城里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三五年都会在那个城市里生活。

“那你们租房子可不合算,两百块一年,五年就是一千了,还是买个小院子或者匀个家属院过来,自己慢慢改造一下住的才舒心,前段时间才听你妹妹说了一嘴什么,以后小孩子上学说不定按照学区来划分,你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源,要是不够钱,跟家里说声,大家都会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