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页

谢琳琅换了一个说辞;“男性相对来说是比女性有力量的,而且这家人那么多的姑娘家,到时候全部都外嫁了,爹妈该有多孤单啊,不说女儿以后会不会多来看望老人,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女人外嫁后,自己有了儿女,就很难再去回馈娘家,甚至维持自己小家庭的日子,都足够焦头烂额,和女儿家相比,要是有个儿子能订立门户,娶个媳妇进门传宗接代以后也可以赡养,这才是大多数父母一辈子的盼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要是批判一件事之前最好多观察多了解。”

马姣姣不知道是不是有杠精体质,毕竟谢琳琅有个女儿的事情,之前就听王朝阳和她爷爷聊过,提过谢琳琅就生了一个闺女,闺女机灵可爱,于是马姣姣就问她;“你也是生女儿的,你不担心未来你女儿身不由己不能回馈你,也不担心你孤单?”

说完之后,马姣姣有点后悔,这话明显就过了。

人家有女儿,要怎么样,家里是个什么态度,干自己何事,这样问真的是过界了。

而且马姣姣看得出来,谢琳琅其实并不是一个自恃清高的人,反而平易近人,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更像是一个沉稳的长辈。

可是她就是这样的性子嘛,有的事情就非要刨根问底。

谢琳琅是知道这姑娘是个啥样子,也就回答了她的好奇;“你想知道的话,我回答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希望下次出门的时候,你问我的是一些和专业或者工作有关的问题,以此类提问为中心交流,而不是这种钻牛角尖的私人问题。”

“好。”马姣姣像个犯错的小学生,这会倒是老老实实。

要是马思明看到了,估计都要瞪大眼睛了。

谢琳琅缓慢又自信的回答:“我和我爱人的女儿,不用考虑以后回馈我们的问题,我们相信能把她培养成快乐自信心灵强大的成年人,给她尊重给她爱,给她成长路上一切精神以及物质上的需求,她是独立的个体,也是我和我爱人期盼的爱情结晶,我们欢迎她来,也享受一切她给我们带来的麻烦。

简而言之就是,别人家生女儿担心老年生活没保障,担心帮别人家培养了,可我家不会,我和我爱人也不差养老的钱,生孩子如果只是为了惦记着她多少岁能养老,如果是想着只有一个闺女我们该怎么想办法让她给我们付出,强迫孝顺,那我和我爱人就不会生下她。”

就算是家家有本难念经,可她家里,沈固会主动念掉一大半。

也就是说,她家的情况,从来都不是所谓的绝大部分人对后代的看法。

马姣姣没说话,后来就一路跟着谢琳琅走访、调查、记录,直到上车开在了乡间小道上,马姣姣才缓过神来。

自己算是家里备受宠爱长大的姑娘了,可从小爹妈也是真的在耳边说别人家的姑娘可没她这么幸福,冬天要洗衣服洗被子手都洗破了,别人家的姑娘别想穿她身上那样美丽的裙子,别的姑娘别想上学还能上大学。

而且还老是夸奖她不比男人差,以后一定也可以带着爸妈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