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页

卖吃食的还说呢:“是啊,你数数,看我有没有骗你,我告诉你啊,要不是展销会前一天集合的时候,谢干事再三交代大家千万要记得多准备材料,不知道大家要损失多少呢,我是乖乖听了,这不就挣钱了么,你知道隔壁街的炸灯盏糕的不,他觉得不会那么多人买,谁知道人家可有耐性了,就在那里等他的糕炸出来,结果他就准备两桶糊糊,后来还临时回去调制新的糊糊,啧啧,加上切菜,就浪费了两个多小时,你想想那么多人呢,两个小时要流失了多少钱啊,反正我是信了谢琳琅这三个字了,以后她说的话就是金字招牌,我们都跟着行动就好。”

展销会的商户们更是得益于这次的活动,互通有无,有人直接要了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说好了找时间慢慢谈,当场就下了订单的也不少。

除了展销会的、表演的、美食街的、来往参观和吃吃喝喝看看的客人们,甚至志愿者和扫大街的大爷大妈们,都很满意。

对于来帮忙的辛苦了一天的志愿者们,谢琳琅给人家准备锦旗和表扬信,并说过当天的报道一定会有他们的名字在上面,这样一来,无论是团队里的大学生还是公职人员,都得到了心满意足的结果。

至于大爷大妈们,这一天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谢琳琅也没忽略他们,除了提前一天送了大家糕点表明展销会顺利结束后次日会给大家发红包,还增设了专供清洁人员随意饮用的酸梅汤档子,只要他们渴了,这个档子永远都是为他们开放的,冰凉凉的酸梅汤下去,浑身舒坦。

总之,这是一场成功的活动。

不仅成功,面面俱到。

展销会一过,谢琳琅好像一下子就红了起来了,之前采访过锡类你了的报纸,若说是给街头街尾的提供了八卦聊天的素材,展销会后,大家提起谢琳琅就是服气两个字了。

她的名字似乎就代表了专业性和挣钱方针。

展销会那么大的事情,次日可不止一家报社报道,连电视台都来了,架起了摄影机,将当天的盛况全部都收录其中。

谢琳琅自然也连续接待了好几家报社的采访,甚至有电视台预约谢琳琅接受采访。

谢琳琅客气了几句,见推不掉,就将采访的地点定在了农林的会议室。

采访当天,她专业又简练的讲解了展销会是如何构成的,毫不吝啬的将流程公布出去,同时也没漏掉大家的功劳。

前来采访的记者听了要走那么多流程还是从三个月前就开始准备的,不由得也为这些幕后准备的工作者们所感动。

后来的稿子更是亲自参与其中撰写,让人一眼看下去,仿佛看到了将近百天的日日夜夜,有多少人在参与、反复确认流程、做了多少准备一般。

这时候采访都是录播,没有什么主持人还能连线前方记者的,所以是展销会结束后的第三天上午才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