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城自治县的农民在这个时候多以木柴为燃料,大量且过度砍伐森林,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造成多山少林,生态环境悬殊恶化,环境恶化了,本来就多少山平原的西广,粮食的问题依旧是会成为致富的一道绊脚石。
而她的建议呢,就是鼓励发展,猪,沼气,果树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一时是猪的排泄物经过处理,经由特殊管道形成沼气,可用于升温做饭,沼渣又可以给果树增加营养。
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黄金的改善,改变当地气候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寒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头诶,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加大糖厂,木梳加工厂,甘蔗,等农副产品的发展支持,这些都是适合本地的经济作物,大力支持下必出奇迹。
有人开口说,他们当地的红薯种植得很好。
“目前红薯还不是猪的养殖中打量投喂的存在,在农业还没有发展到人人都吃得起米吃得起饭的时候,大多数农民还是以红薯为主食的,华国正倡导使用农药化肥增产增收,西广可以三管齐下,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环保的方式,早日富裕起来。”谢琳琅道:“农业从古至今,都是不会过时不会褪色的产业,想要早日发展致富,就要打破原有的印象和桎梏,早日走出去。”
一场会议结束,可是在某些人的心里却没结束。
有人要了四亚农林的号码,打算日后继续找谢琳琅讨教,学习,有人却因为谢琳琅的这些话,察觉到了商机,和转型后的无限可能。
质保专业的陆先生,从农校毕业后,就做了林玉地区的植保站技术员,在这场会议之后,却依然辞掉了人们眼中的铁饭碗工作,转而开起了庄稼医院。
若干年后,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八桂大地撒播“有机”的种子,一句成为名副其实的西省有机农业和产业第一人,那时候他对前来采访或者求取致富经验的人们,都是一个回答;“因为我曾听过一场会议,让我感觉自己像个井底之蛙,所以我决定跳出来,是勇气也是运气,我还算成功,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西广招待所。
谢琳琅伸了个懒腰,呼出一口气,说道:“终于结束了。”
四月开始的工作,到今天正好四个月,比预期的还要快上那么两个月。
本以为需要半年呢,没想到四个月就解决了。
当然,这也跟她提前做了准备,和高效率有关。
谢琳琅给王朝阳去了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即将回程。
“好,那你路上慢点,我这就打电话给领导们汇报一下,这次你辛苦了,回来之后我给你半个月的假期,你好好调整一下。”王朝阳一心只以为谢琳琅到处奔波肯定受苦了。
谢琳琅有那么一点点的心虚,但也没说什么,有假不要,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