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菲云笑呵呵地夸了他们两句,然后婉拒了七奶奶留饭的邀请,径直走回了家。
凌菲云的家处于村子中心位置,就在“正屋”隔壁。所谓的“正屋”是村里祭拜祖先、停灵的地方,相当于“祠堂”,只是没有“祠堂”盖的那么好。
家门前是一块晒谷坪,屋后是一道土坡,几乎呈八十度的陡坡,上面长满了茅草,不过虽然很陡,但是凌菲云出出进进的可没少爬。
小时候听大人讲抗战时期,日本鬼子进村扫荡什么的,凌菲云小小年纪就在心里盘算,若是日后再打仗,日本鬼子再过来,自己可以直接打开后门,从那徒坡爬上去进入大山逃生,可千万不能让日本鬼子给抓了去。
为此,凌菲云就天天爬天天爬,硬生生从满是荒草的坡上爬出了一条路来。
忆及儿时往事,凌菲云不禁莞尔。
凌菲云家的房子是那种老式的土墙屋,一共两份,每份都是前后两间。前面做灶屋,冬天的时候做饭烧水加烤火取暖,夏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外面的柴火灶上做饭,这灶屋就空置下来。
后面则是卧室,住着凌父凌母,而隔壁那一份前面这间堆放着杂物,后面那间住着凌家姐妹。
凌菲云家有三姐妹,大姐凌芳华已经出嫁,二姐凌艳珍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认识了丈夫王宁,然后闪婚,结婚好几年才生了个儿子,比宝儿还小两个月。
凌父名叫凌平安,今年52岁,是入赘到凌家的。凌母名叫凌英英,今年46岁,而凌菲云的爷爷奶奶早就在她们姐妹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
凌菲云进门的时候,凌平安正端着碗在吃红薯粥,而凌英英正在搅鸡食,准备喂鸡。见到女儿回来,凌平安抬眼瞥了一眼,严肃冷酷的脸并无变化。
凌英英则高兴地叫了声:“满妹仔回来了,快进屋吃饭。”
见到妈妈,凌菲云笑得愉悦,想去帮妈妈喂鸡,却被凌英英给赶去吃饭了。
家里的饭菜很简单,他们家都是中午烧好了,晚上不会再做新鲜的,只是吃中午剩下的饭菜。
桌子上放着一盆红薯粥,一盆捞米饭,一个青椒炒仔南瓜,酱豆角,仅此而已。
凌菲云从书包里掏出一块用塑料袋裹着的前腿肉,“妈,再炒个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