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明珠笑道:“你的冠礼不是快了吗?到你挑担子的时候了。”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过了宽阔的城墙墙面,俯瞰遥望下去,便是南城门外由鄂州陈都督所领的一众府兵。此时那陈都督领兵,结成方阵,停在距离城门不足一里的护城河内。而攻城必备的云梯已经架起,列于方阵之前。大约几次喊话过后,若穆明珠没有出城的意思,这便真要攻城了。

从城墙往下去,一万身披甲胄的府兵、持利器、结方阵,训练有素得站在一起,还是很有气势的。

跟焦府大部分短打扮、拿木棍,连长队都歪歪斜斜排着的家丁,迥然不同。

“鄂州都督陈立这个人你知道吧?”穆明珠淡声问道。

萧渊道:“知道。前朝末年,他父亲陈泰当初就是占了鄂州,拥兵自重的。不过他父亲陈泰看风向很准,及时投靠了太祖,后来官拜太尉,任上病故的。陈立如今也做了鄂州都督,也算是子承父志。”

“那你可知道陈立当初出仕,是谁举荐的?”穆明珠又

道。

萧渊微微一愣,凝眉想了一想,他还真不曾留意,道:“陈泰娶了卢氏女,陈立又娶了王氏女,姻亲之间避讳不好举荐,那多半逃不出与卢、王并驾齐驱的谢、萧两氏。鉴于我出身萧氏,但对这位陈都督并不熟悉,那么多半是谢氏的人举荐陈立出仕的……”他顿了顿,又道:“要么便是谢氏门下的学生。”

这些大族绵延几百年,比一代代短命王朝存续要久多了。

单个大族门下附庸的士人,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正是谢钧的祖父举荐陈立出仕的。”穆明珠道。

“所以?”萧渊望着她。

穆明珠愣一愣,明白过来。她有前世的记忆,知晓后来的发展,又在扬州城中与谢钧周旋久,所以很自然会推导出谢钧是背后黑手这个结论来。但是不管在母皇还是在萧渊眼中看来,谢钧不过是谢家避世三十载后,终于释然,出陈郡,入建业,愿意为大周出力,如今在南山书院教书育人的多情郎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