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盘点古代那些奇葩法律

这是因为“聚众群饮”是汉代针对“危害统治”、“威胁治安”所制定的罪名,所以《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您要吐槽这条法律荒谬绝伦也好,这条法律的初衷就是防止百姓们聚众造反。统治者们的想法十分简单:这么多人一起喝酒,万一里面混进去一个心怀不轨的人,喝高了一挑唆说不定这些百姓就谋反了!就算他们不谋反,搞点什么过激行为去危害社会治安也受不了啊,那还不如直接粗暴的一些,禁止多人一起喝酒,没事你们就老实在家陪老婆孩子,少跟你们这些基友撸串!

有人说我有钱,老子就要和好朋友们一起喝酒怎么了,有本事你来罚我啊!那咱们来算算

好家伙,吃次烧烤得罚两千多,这烧烤也没这么贵啊!

当然了,国家禁止百姓聚众饮酒,考虑安全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并不高,而酿酒的原料就是粮食,要是把老百姓都养成酒鬼,把国家的粮食都拿去酿酒怎么办?所以朝廷规定酒只能在祭祀等比较重要的场合才能饮用。汉朝初年酒和盐、铁等都被定国家的命脉物资由官府掌控,凡是敢私自酿酒、卖酒的人都是违法的,要重重处罚!

其实古代多次下达禁酒令,比如三国时期刘备就曾经下达异常严格的禁酒令,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一律不许喝酒,也不许私自酿酒,如果是你家里藏了酿酒的器具也要被抓起来重罚!这当然就有点不讲道理了,刘备的老乡,跟随他多年的老臣简雍认为这就矫枉过正了,为了劝谏刘备,有一次他和刘备在街上溜达,突然他非常严肃的指着街上走过的一男一女说,主公,请赶快把这两个人抓起来,这两人行娼淫之事!这把刘备吓了一跳,他连忙问简雍说你怎么知道?只见简雍一本正经的说,主公您看百姓家里藏了酿酒器具说明他们会酿酒,现在这对男女身上都有行淫的器具,这不说明这两个人肯定做了苟且之事么!

刘备听了哈哈大笑,便把这条法律给修改了,也就简雍巧妙而诙谐的劝谏了刘备,要不然老刘这条法律也算的上是个“神作”!

杀人者死,杀牛照样要抵罪!

咱们都知道杀人偿命,不过您未必知道在古代杀了牛也是一条大罪!

从西周开始周天子就劝谏天下人不得杀牛,西周《典礼》就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耕牛对于农耕王国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唐律疏议》就说:“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本,马即供远致军。”也就是在古代马儿可以配备给军队组成骑兵,而牛则能够保证农业顺利生产,所以贯穿整个封建王朝,牛的食用都被严格约束

这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于耕牛的保护制度也有紧有松。

唐、宋和五代对于耕牛的保护最为严格,甭管是大牛小牛一律不许宰杀,只有那些老死的、病死的牛才能食用。而汉朝和明朝、清朝则相对人性化一些,朝廷认为青壮年时期的牛作用比较大,而老了以后是可以屠杀的,不过必须在官府的监督、同意下才可以杀牛食肉。有人问这老牛要怎么定义呢?这您放心,牛是否老迈可轮不到牛主人说了算,这也是当地基层政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总之都是一个目的:虽然能吃肉,但也保证这牛已经被榨干了才行!

如果有人偷偷杀牛怎么办?汉朝最干脆,《淮南子·说山》就写:“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

好家伙!汉朝倒是一视同仁,你可以杀牛,你杀了牛,你也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