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胜玉公主葬礼规模宏大

在老百姓眼里,古代的君王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为何?从一些称呼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来。帝王是什么?是天子,天之子,是绝对高不可攀的神。

那老百姓怎么称呼呢?他们自称“草民”。这个名词太形象了,在高高在上的君主目前,平头百姓的确像小草一样的存在,他们自生自灭,一般不会引起什么人的特别关注。

但是我们要上大澡堂子一看,等大家都脱掉外面那层包装,别管是老百姓也好,还是王爷也好,大家是不是马上就会产生这种感觉——什么高不可攀,原来跟我们一个x样,没有什么独特的。

所以,这么说起来,主要起作用的,还是因为有那层神秘的面纱。没揭去之前,帝王就是神;揭掉之后,他就是个普通人。

那么什么人能看透没有面纱的君主?就是皇帝身边的那些人。

吴王阖闾的女儿,胜玉公主就是这类人。

阖闾在老百姓心目中,是君主,是大神,但是在她女儿眼里,就是一个父亲。这个父亲有时候很慈祥,有时候显得比较严厉,仅此而已。她不觉得父王和普通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们说这个是有很十足的根据的,下面请看证据。

一日,吴王阖闾和夫人以及胜玉公主在吃饭的时候,共同商量着伐楚的事情。

过去君王吃饭叫用膳,看看,和老百姓吃饭的称呼都不一样吧。他们用膳时,是一人一个餐桌,各自面前摆上菜肴——这么说起来,古人早就知道分餐制的好处了。

期间给吴王上了一道鱼。这个鱼味很鲜美,吴王觉得这等美味应该让小女儿一起分享,于是就把吃剩的半条鱼赏给了胜玉公主。

谁知这个举动惹恼了胜玉公主。

我们先抛开公主的愤怒,来说说君主的宴席。

过去君王用膳,是很奢侈的。那是一道道美味,一盘盘的佳肴。但是一个人的胃就那么大,这些美味佳肴一个人吃不完,怎么办?那肯定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吴王当年吃剩的东西怎么处理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后世的君王饮食起居却有记载。

比方说乾隆皇帝,他常常把御膳赐给大臣、嫔妃、皇子和下人们吃。那些被赏赐的人,会被安排到专门的桌子前将御膳吃完。

他们在食用时,都要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将皇帝的赏赐吃个干净,以此表示对于皇恩浩荡的尊崇。

慈禧太后呢?据老太监回忆,她没动过的菜,卖给高档酒楼热一下,进行二次销售。

老板在售卖时还不敢说是宫里带出来的,因为说了可能就犯忌讳了。老佛爷吃的东西,岂是小老百姓有资格品尝的?——看看,吃剩下的一般老百姓都没有资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