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南唐李后主身边的古代娥皇女英

有这么多才多艺的皇帝自然就有多才多艺的臣子,内史舍人徐铉从一个国手那里听到以后就道:“这首曲子的后面应该是缓慢的才对,现在怎么这么急促?”这位国手道:“旧的曲子确实是缓慢的,只是现在宫里有人改了,这可不是好兆头啊。”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徐大人也是十分的博学,对一首已经失传了的曲子的风格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这位徐大人后面我们还要说到。不过那位国手说的改了曲子就不是好兆头是什么意思我就不明白了,难道修改古人的曲子就会出事?

李煜既然有了大周后这个红颜知己,更是把政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两人一起在后宫过他们的幸福生活,哪里还顾得上南唐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更加顾不上赵匡胤正在拼命的开疆拓土。监察御史张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冒死向李煜进谏:“皇上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要亡国了。”

不过李煜虽然不是个好皇帝,但也并不残暴,于是李煜“赐帛三十疋”给张宪,但是仍然继续他的享受事业。李煜的意思就是我表扬你的忠心,但我的私事你最好别管。

但李煜和大周后仅仅过了三年幸福美满的日子,大周后就染上了重病。而且和历史上大多数出名的美女一样,一病就不起。在临死之前,大周后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亲自取出当初李煜的父亲赐给她的那具焦桐琵琶,向李煜告别。大周后还先洗了个澡,并在嘴里含了块玉,才在瑶光殿死去。大周后死时才二十九岁,一共和李煜做了十年的夫妻。

大周后死后,李煜十分悲痛,把自己和大周后都十分喜爱的金屑檀槽琵琶给大周后陪葬,并且写了一封十分感人的悼念书,把自己称做“鳏夫煜”,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千字,每一句都十分酸楚。

大周后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就作为一个女子来说她是出色的。但作为一个皇后来说她是不合格的,尽管她并没有干预政治,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是她却只知道和李煜在深宫里饮酒作乐,而不是规劝李煜把精力放到政事上,完全没有顾及到百姓的死活,她这个皇后是失职的。

当然,在当时的时代来说,大周后会这样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对于一个从小就在高门大宅里长大,长大以后就直接嫁进了皇宫的女子,大周后很可能从没有到民间走过。这样一个女子她又怎么会知道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大多数皇后都没有办法像长孙皇后和后面朱元璋的马皇后那么关心人民疾苦的,我们没有办法对大周后做过多的苛求,毕竟是李煜自己不愿意处理朝政。

大周后死后,取代她当皇后的,是她的妹妹小周后。

说起这个小周后,她的事迹可要比她姐姐浪漫得多,因为她和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小周后的第一件事迹就是关于她是怎么成为皇后的,民间传说是小周后和李煜偷情把大周后给气死了,于是小周后成为了皇后。在《南唐书》里有这方面的记载,但只是作为补充而不确定。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大周后病了以后,作为妹妹的小周后自然就进宫来侍侯姐姐。小周后长得是十分出众的,而且比她姐姐还要漂亮。李煜一见之下马上就迷迷糊糊的了,也顾不上大周后正在生病,就对小周后展开了攻势。

撇开李煜是皇帝不说,就凭他的才华也足以让小周后倾心,何况李煜还是个皇帝。而且根据遗传原理,李煜应该是比较帅的,于是李煜和小周后两个人像干柴遇见烈火猛地燃烧起来,就在一个寂静的晚上,小周后提着金缕鞋,偷偷的溜进了李煜的卧室。小周后投入李煜的怀抱后,还不住的打颤,毕竟是个处女。这就让李煜百般怜惜,柔情无限。

至于为什么对小周后和李煜偷情的情景描述得如此清楚,连她提着什么鞋都知道了,这当然不是我自己想象的,是李煜他自己说的。也许是为了纪念这件有意义的事,李煜写下了一首词,完整的把他和小周后私会的情景表现了出来。这首词就是:“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结果大周后看见小周后以后十分惊讶,问道:“你什么时候进宫的?”小周后这时还十分年轻,不懂得掩饰,就道:“我进宫已经几天了。”大周后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再加上李煜的那首词一传开来,大周后不禁悲愤莫明,自己病得都快死了,自己的妹妹居然在和丈夫偷情,哪个女人知道这种事能不生气?

本来就病重的大周后立即病情加重,而且她在生气之下把脸转向里侧,到死也没有转向外面,也就是不愿再看见李煜和她妹妹。但李煜对大周后是有感情的,因此在大周后死了以后他才会悲痛欲绝。只是他也确实喜欢上了小周后,谁叫小周后是如此的出色,哪个男人见了不动心?

因为对姐姐心里有愧,因此小周后很久不再进宫,李煜等了四年后忍不住相思之苦,终于正式下旨立小周后为皇后。为了这个婚礼李煜还颇下了一番苦心,他命太常博士陈致雍把皇宫里那些老古董书籍都给搬了出来,进行深入调查,看看古代的那些婚礼是怎么样的。李煜又怕就陈致雍这个书呆子的水平不够,又把大学士徐铉、史官潘佑一起来修改,再由文安郡公徐游来进行总校订。至于这个婚礼辉煌到什么程度,史书上倒是没有具体描述,不过怎么的也不会比当初大周后那个差。

有了小周后,李煜又滋润起来了,作品自然也是出了不少,比如这首《浣溪沙》: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按历朝历代的评论员文章就是:一派亡国之风。和美女一起饮酒作乐,玩得不知时辰。至于什么奏章,谁爱理谁理,别来烦我就行。可惜当时没有收废纸的,不如说不定李煜会把那些奏章当废纸给卖了,也好替皇宫搞点创收。

李煜对小周后的宠爱超过了大周后,为了增加浪漫的感觉,李煜在花丛里建造了许多亭子,雕镂华丽,但是一点都不宏伟,十分窄小,只能容得进两个人,这两个人自然就是李煜和小周后两个。

就在李煜醉生梦死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把南唐周围那些邻居解决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自然就轮到了既富庶又没什么本事的南唐。对于宋国这个牛气冲天的邻邦,李煜一直都是尽心尽力的侍奉着的,经常乖乖的双手奉上白花花的银子和大米,宋太祖自然也就毫不客气的收下,这对宋朝歼灭那些小国是起了重大作用的。

但是随着宋朝吞并的国土越来越大,胃口也就跟着扩大了几倍,李煜心惊胆战,只好苦着脸把老家底都拿出来给了宋朝。李煜还吓得连皇帝都不敢做了,改称江南国主。

对这么个孝顺的孩子,宋太祖却一点怜爱的意思都没有,千军万马转眼间就到了李煜的家门口。李煜连忙派徐铉去见宋太祖,徐铉的口才一直是整个南唐最为出色的。徐铉见到宋太祖以后问道:“我们南唐这么多年来侍奉你们宋朝简直就像侍奉亲爹了,现在我们又没犯什么过错,你们为什么要来攻打我们?”

宋太祖轻蔑的扫了一眼徐铉,这个傻帽,打天下哪里需要那么多理由,拳头大就是最好的理由,难道你还能向谁伸冤不成?于是宋太祖厉声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既然宋太祖摆明了要吞并南唐的意思,徐铉只好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在知道抵抗根本就没有意义之后,李煜曾经大义凛然的道:“等宋军攻进来了我就自刎而死。”宋军果然一下子就打下了金陵,但是李煜却没有死,他被俘虏了。据说当时他已经和小周后坐在柴堆上了,只是宋兵刚好赶到把他拉了下来。李煜后来被送到汴京,小周后自然也是一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