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这批海盗的由来

这件事情让本就对互联网十分感兴趣的黑人总统意识到,现在搞乱其他国家并不一定要像他的前任那样武装干涉,而是可以采用更加和平的方式进行,于是在尼斯偶发事件后,米国中央情报局在总统的授权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2011年1月25日,埃国革命爆发,2月11日军事强人的总统下台。

2011年2月16日,比亚国爆发反zf抗议活动。2月18日,反对派控制了该国第二大城市加西班的大部分地区,zf派出精锐部队和雇佣军,导致前比亚国元首奥马尔·穆阿迈尔在电视台警告示威者,宣称要开枪严惩示威者。

穆阿迈尔的强硬表示了他对米国的不服从,这激怒了米国。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华、罗投了弃权票的情况下,决定在比亚国设立禁飞区以保护比亚抗议人民的安全。但是即使这样,比亚zf军依然较反zf军强大的多,于是3月19日,在米国授意下,高卢国等十余国家开始军事干预比亚,?比亚战争正式打响,从此持续了半年之久。

7月15日,?米国等39国承认比亚反对派政权。8月22日晚,反对派武装已全面控制?波里的黎及清除市内穆阿迈尔残余部队。8月23日傍晚,反对派宣布占领象征穆阿迈尔政权的?阿齐亚齐兵营,从此比亚开始正式进入后穆阿迈尔时代,同日埃国zf宣布承认比亚反对派。9月25日,比亚执政当局部队攻入穆阿迈尔老家?特苏尔。10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穆阿迈尔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特苏尔,穆阿迈尔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10月31日,米国宣布结束在比亚的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位于?拉伯阿半岛南端的门国也没有逃出米国国家情报局的掌心,2月也同样发生了抗议示威游行,不过门国的变革并没有发生像比亚国一样的战争,一方面米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穆阿迈尔身上,第二方面门国总统毕竟没有武力镇压,并且他自己在6月份也被袭击,悲情戏做的很足,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依然难逃下台的命运,在权衡利弊下,2011年11月23日晚,门国总统在特沙国签署协议,将权利和平移交给副总统,门国长达33年之久的“利赫萨拉时代”就此落下了帷幕。

几场大胜,让米国更加膨胀,最终,它将自己的手伸向了中东洲最强大的朗国和罗国的后院叙国。2011年4月18日,约10万示威者在霍姆斯广场静坐,要求叙国总统巴尔沙里下台。同一时期,国际社会的干预逐渐增多,包括全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和自由叙等等许多组织的叙国反对派逐渐形成。

但是叙国zf不同于门国和比亚国,叙国zf不仅军事力量更强,而且巴尔沙里总统本身虽然是子承父业,但是毕竟是叙国人民投票选举出来的,本身具有合法性,最重要的是叙国是朗国和罗国在中东洲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支点,罗国和朗国是绝对不会让米国人将叙国收入他自己的囊中的。

但是当时米国有些太得意了,完全忽视了罗国这个大国的存在,执意的将“拉伯阿之春”的革命烈火烧到叙国,一度米国曾经打算像干涉比亚国一样对叙国进行军事干预,而且很可能就是为了进行武力干预,国家情报局指使反zf武装制造了2012年5月25日的叙国中部霍姆斯省胡拉镇屠杀案。

但是关键的时候罗国站了出来,一番威逼利诱后,米国最终没有敢越过雷池,但是它又不甘心,暗地里支持叙国反对派,叙国彻底陷入内战,这一战就是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