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头又看向苏晚:“你你沈的定亲不算,你快点儿吧我们沈家的东西交回来,不然我要到官府告你,告你无故骗走我们沈家的财产。”
沈婆子也道:“就是就是,我们要到官府告你。”
苏晚一脸淡然,其实苏晚一直想和沈老头和沈婆子上官府,只要上了官府,官府自能定夺沈临到底孝顺不孝顺,而不是一直由沈老头和沈婆子空口白牙在那里说。
苏晚装作有些害怕:“沈爷爷沈奶奶,你们可千万不要去官府告我和沈大哥。”
沈老头愈发来了劲头,立马叫上沈婆子,扬言要回去让老大家的儿子写状子告沈临的不孝是苏晚的骗人财产。
沈临和苏晚默契相视,按照大周朝规矩,除非是谋逆这样的大事,子孙是不能告长辈的,但是长辈可以告子孙。
既然是打官司,官府自有定夺,沈临心里确定,这若是到官府那里说理,自己便不会落下这个不孝的名头。
沈老头和沈婆子出了门,沈临并没有去拦着,长痛不如短痛,若是祖父祖母一直都这样纠缠,那他永远都不会有好日子过,既然如此,那就让祖父祖父去告吧,上公堂,未必是坏事情。
沈老头和沈婆子出了门之后,沈临苏晚、沈氏和沈丫丫都进了屋。
沈氏有些不放心:“他们会不会破坏你们两个的婚事?”
苏晚道:“没关系的婶子,咱们大周朝成亲,讲究父母之命,祖父祖母的却是不用参考的。”
沈氏这才放了心。
怕沈氏还有别的担心,苏晚又和沈氏说了一些大周朝晚辈告小辈的案例,这样的官司,也都是依着律法判的,沈临无错,自然是不怕被被祖父祖母告。
另一方面,苏晚发现,若是有沈老头和沈婆子,沈临就永远不要想要过好,就算是这次官府判了沈临没有过错,但是以后两个人免不了还要纠缠,以后沈临若是经商赚了钱,两个人还是要阴魂不散。
苏晚以前就在怀疑,沈临的父亲到底是不是沈老头和沈婆子亲生的,要不是这样,何至于如此苛待沈临的父亲,却对沈老大父子视若掌珠。这个事情却没有什么证据,不过,既然要上公堂,苏晚决定在这个事情上做做文章,虽然不至于定性,但是这么一闹,自有妙处在。
沈老头和沈婆子气冲冲出来沈临家院子,想起大孙子和二孙子现在还在学堂里面,不能给自己写状子,于是,沈老头和沈婆子又去四处溜达着和人言说沈临的不孝,说沈临没有进过祖父祖母的同意就定了亲,还把房契和地契都给了苏晚,是大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