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礼数后,德妃坐在一旁的软塌上,瞧着两个小辈都在,不由打趣道:“如今母后这里是愈发热闹了,安乐本想也随着臣妾一同前来,可奈何被太傅罚写了经书,恐得到了明日才能写完。”
提到安乐公主,太后的面上也不禁带出了一丝笑来,“安乐一向调皮,如今也难为她肯听太傅的话。”
对于女儿的心事,德妃当真是再清楚不过,平西大将军名声赫赫,掌有一方兵权,若是安乐当真能嫁与卫琮,倒也的却是一门好亲事,于儿子也大有帮助,“女儿大了不由娘,臣妾如今只盼着日后安乐出嫁不要惹得夫家厌弃才是。”
永宁县主忙在旁道:“德妃娘娘这便多虑了,安乐率真可爱,旁人喜欢都来不及,又如何会厌弃?!”
德妃抿嘴一笑:“永宁打小便总帮着安乐说话,如今安乐都还时常在本宫身前念叨着,说永宁姐姐如何如何好。这倒让本宫想起了有一次,永宁为了救安乐,还摔伤了自己的腿……”
永宁县主像是想到了什么,赧然一笑,“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德妃娘娘莫要再提了。”
德妃又接着道:“行宫路远,本宫还记得,是祁儿将永宁背了回来……”
德妃用意为何,太后当真是再清楚不过,瞧见绯棠低垂着头,太后拿起身边杯盏,轻抿了一口后,皱着眉头说道:“去换些热的来。”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接下来的话声中,德妃总是若有若无的去提及永宁县主与叶祁的过往种种,绯棠话本就少,多数时间都是在旁静静听着,她也才知道,永宁县主和叶祁之间,竟有很多的回忆,单纯的不掺任何利益,是最最纯粹的情感……
在这一刻,她忽然理解了永宁县主,这份情感,又怎会让人轻易相忘。
若她是永宁县主,只怕她对突如其来的她也是不喜的……
一连几日,都未见绯棠出过福康宫,这日崔嬷嬷因事告了假,见绯棠闷在屋子里翻着书卷,柳月不禁又想到了方才在廊外听来的话。
陛下命誉王殿下整理《大梁注记》,宫中藏书甚多,为了尽早完成,这几日殿下少不得要往文渊阁里跑。想到那个赌注,柳月内心一番挣扎后,终是忍不住说道:“绯棠,我们出去走走吧!”
想到那些是是非非,绯棠面上有几分兴致缺缺,正打算回绝了柳月,谁知柳月却先一步说道:“咱们都许久未去文渊阁了,听闻宫中近些时日又添了些新的话本子,咱们不如去讨几本来……”
绯棠低垂着头,见手中这本燕国图志已翻了好几遍,心头不禁有几分心动,又想着不过是去讨几本书回来,想必也不会再出什么乱子,便应了柳月,两人稍作打扮,见无不妥后,才出了门。
先帝喜好读书,特在宫中开辟了一角用作藏书,赐名文渊阁。阁内共有三层,布置的颇具书墨气息,藏有各种孤本真迹,典籍绝学,大到治国理政之策,小到寻常巷陌话本,简直是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绯棠对那些故事性的话本子倒没有多大兴致,反而更喜欢看一些史书典籍。像是那本《燕国图志》,便更多的是在记载燕国的风土人情、地形耕种以及习俗原由。她本想接着看看第三册 ,结果找来找去也没寻到一点影子,甚至就连那第一册都已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