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奶奶无奈又宠溺的笑说:“你呀,好好好,听我们晓晓的。”
一边吃着红薯粥就咸菜,一边又仔细梳理了下原身的记忆,现在是1976年,这个时代类似于现代的以前的七八十年代,大体情况差不多又不完全一样。
原身的家是在c国中部偏北的东省,属于红旗镇上的柳树大队靠山村,原身今年18岁刚刚高中毕业。属于这个时代农村少有的念书多的女孩子,看得出原身奶奶对自己的孙女很好。
虽然不知道到为什么自己莫名来了这里,原来的张晓晓又去了哪里,但想到张奶奶的慈爱,让从小 在孤儿院长大的张筱筱很是感动。决心以后自己就是张晓晓了,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的,对张奶奶好一点。
梳理的差不多了,两人饭也吃完了,张筱筱,哦不对以后就叫张晓晓了。赶忙起身接过张奶奶要收拾的碗,说道:“奶奶,我来就好。”
“好,你收完就去学校吧,奶奶去上工了。”张奶奶说完就出门了
“奶奶放心吧,我一会就去学校。”张晓晓麻溜的洗好碗筷,就回了她的房间,其实这时候的碗筷好洗得很,因为都没什么油水的。
到了房间看到桌子上的老式梳妆镜,张晓晓才想起来她穿过来到现在还没好好看看,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赶紧走过去拿起镜子看起来。
圆圆的杏眼,弯弯的柳叶眉,长又翘的睫毛,小巧有型的琼鼻,皮肤也还不错,除了有点营养不足的黄,最主要的是跟她原来的长相起码有□□分相似,就连她右耳垂上的那颗小红痣都是一样的,剩下的一两分可能是这张脸还稍显稚嫩的原因。
总之,自己年轻了六岁,还是赚了。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自己一个人在哪都一样。
简单地梳了这个时代常见的两个麻花辫,背上原主上学用的土布挎包,锁好门,张晓晓就按照记忆向学校的方向走去。由于现在读高中的人不是很多,所以高中就只设在镇上,从靠山村走过去要走一个半小时,来回就是三个小时。
一想到,要靠她的11路溜一个来回,张晓晓整个人都不好了,她都多久没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出门不是地铁、公交就是叫车上门,好怀念有车的日子啊。
现在是没有办法了,仰天一声长叹,认命地腿着吧。农忙时期,大家都去上工了,路上就张晓晓自己。
清晨的空气中夹杂湿润的青草气息,田野里到处都是泉水汇聚的小河沟,天空是养眼的湛蓝色,偶有停留的细碎云块,像是蓝色纱巾上绣有的白玉兰花。
走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后面隐约传来了“叮铃铃、叮铃铃…”的声音。
张晓晓回头就看到一个穿碎花衣服,背着布包的圆脸小姑娘,隔着老远边骑着自行车边按铃,朝着自己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