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学子(收藏收票~)

都说姜糖是走后门进来的,方能跻身于一千二百天才行列。

其实这话也不算说错。

当初是义父一封家信求告到老家,才替她拿到申请入院的名额。

姜家在星象城乃是望族,但嫡系这一支却人丁单薄,能谈得上出息的就更少。

好不容易百八十年的,盼来了姜糖的义父,一个绝顶聪明的修为天才,没想到最后竟然困于儿女之情,冲冠一怒别红颜,跑到深山去苦炼。

义父家中父母悲伤过度,立马决定多生几胎,好为家里开枝散叶。

只可惜义父的众多弟弟妹妹个个资质平庸,竟没有一人能赶超他。

是以宗族那些长辈们仍旧十分寄望于他,盼他能及时悬崖勒马,回心转意,认清楚红尘竟如此多娇、盖得起金屋便多得是阿娇的美好事实。

直到两年前义父的来信,更是越发助长了大家对这种奢望的期待。

虽然在书信中,义父再三强调姜糖只是他随手在采药路上捡来的,大家却仍固执的相信,她就是义父在外的私身女。

光凭他为她取的糖字,便可见端倪。

姜糖的母亲外号虽叫铁门槛,小名却很好听,叫糖糖。

把初恋的名字用在自己亲身女儿身上,这不是再通俗不过的烂大街桥段吗?

于是乎,就连滴血认亲的步骤都省了,姜家一致将这个“竖女”的出现,当成了浪子即将回归红尘的信号,普遍十分满意她的存在。

而义父在信中为她进入书院所作的恳求,也就自然被大家看成了老父亲渴女成材的一片良苦用心。

大家把这事办得不遗余力。

就因为太不遗余力,上求下托的人实在太多,导致塞人的痕迹过分明显,所以一到书院,姜糖的来历就遭到了大家的强烈质疑。

其实当初她能顺利进入书院,该通过的考核可一项都没少,全都是她努力拿捏着劲道,拼命隐忍,才卡中及格线的。多不容易啊!

至于她的名字,她才不会告诉别人,那压根就不是义父取的。

如今书院一口气补招了近百名学子进门,个个身世漂亮,且身手吓人,立马就充实了书院的八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