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谁的人生没有烦心事呢。自己不是一直被贫困干扰,被自卑攫获吗。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同情怜悯别人呢。
是啊,佛家不是也讲,欲渡人先渡己吗,自己连独善其身都做不到,哪有资本管别人啊。
此刻,楚少颖把自己的怜悯心扩大,生出一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式的同情和悲悯来。
楚少颖站起身来,默默地看着窗外,双手背在背后,一种诗人范儿油然而生,他不光具备了世人的外在形象,还有诗人的内质,他学着李白的模样,喝了一杯水,在楚少颖的眼中,这杯水其实就是酒,他自己作了两句诗:和光不用随世醉,清高哪需独自醒。
写了这两句诗后,他还觉得不过瘾,便又吟了一首李白的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yj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过了一把诗人瘾,楚少颖生出一种上帝的情怀,用了屈原的一句“哀民生之多艰”表达出了这种情怀。
若是生在古代,楚少颖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但另一方面,“李杜诗词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果楚少颖诚能如这首诗所说,在现今文坛中苦苦钻营,说不定就能有所成就。
如果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一定要踩着前辈的肩膀的话,楚少颖觉得,自己只要拖着前辈的腿就能受益匪浅了,因为前辈的肩膀,不是那么好容易踩上去的。
夜,已经深了,夜色被排挤在白炽灯外。
楚少颖伸了伸胳膊,打了个呵欠,困意无孔不入地钻进了自己的身体。
楚少颖鞋也不脱,和衣睡去。
第二天,他随着村子里的鸡叫声而醒来,天才麻麻亮,几枚星星像棋子一样散落在天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