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盒子”大楼中某间仓库里,整齐摆放着几十架普通医疗机器人,不时有被激活的,在工作人员远程操纵下驶出仓库,驶出公司大楼。
普通医疗机器人有一人高,四条机械腿,末端有自适应轮子,通过性非常强,只要是人能过去的地方它都能过去。
圆筒状的身体两侧有两条结构复杂的机械臂,末端是模拟人手的机械手掌,功能极多,行动灵敏。在极低延迟信号的加持下,可以在现场进行较为复杂的外科手术。
身体上架着安装了各种探测器的机械头,在新时代医疗技术的加持下,绝大部分的病症能够立刻分析出来。
整体刷着白漆,圆筒身体前面有红色十字图案,背后是蓝色数字编号。
一架背后编号是16的医疗机器人头部一些探测器的镜头动了动,发出细微的机械转动声。
头部随意转了两圈,四只轮子随之转动,驶向“药盒子”外,操纵它的正是品山。
启动医疗机器人时距离他的上班时间早八点只剩下十几秒中,人机互联技术带来的远程操控让这样精准卡点上班成为常态。
如果是人力打卡上班的话,路上随便出点什么问题就会耽误时间,不得不提前出门,效率低下。
“药盒子”一层某个普通大小的金属门自动打开,编号16的医疗机器人从中驶出。四轮滚滚,快速行驶在铺着无数黑灰色强化砖的平坦路面上,据说这种砖强度超过一般钢铁,硬度更是超出许多。
在街道中央,有规律地排列着众多圆柱形长杆。四五米高,碗口粗细,银白色的杆体上有多道散发蓝光的环形灯带,不时从下往上依次亮起再熄灭。
宽敞的街道上人潮涌动,双轮电动机车不时快速驶过,留下电机的轰鸣声。
没有大型载具行驶于路面,这是在自动驾驶飞车出现之后就有的规定。
从一个人的服饰、穿戴设备就大致能知道他的经济情况如何。街上大部分靠双腿走路的都是没什么资产的平民,能有代步平衡车,乃至是有电动机车的,不是较为富有的平民,就是来此工作、娱乐的中产。
真正的富人在六区这种一两百万常驻人口的小区并不常见,但只要看到了一眼就可以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