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杜厄笑,也能让杜厄自愿摘下头上的黑纱巾。
村里的人都骂杜厄,从前骂,后来也在幼年谢情的面前也骂,
谢情不懂两个女人的感情为什么遭到白眼和痰液,但这种谩骂和强烈的抵制或多或少感染了她。
她开始站在父
亲的角度省视她的母亲,凭什么?凭什么要爱一个陌生人胜过爱父亲、爱弟弟、爱我……
怀疑和鄙视不断发酵。杜厄一次对镜试戴五颜六色的丝巾时,满心欢喜地问,哪个好看?谢情却满脸厌恶,像屋外数十个谩骂者一样的嘴脸,
“丑死了!”
那时的谢情认为自己长大了,做了生平第一件正确的事。因为这一句话让杜厄的欢乐得以收敛,使她又拘束地戴起了守寡的黑纱巾……
但现在她,刚刚获得的平静内心开始剧烈地崩溃,她看着眼前施君的睡颜捂着嘴泣不成声,杜厄是否也曾在夜里这样看着心爱女人的睡颜,也曾这样轻轻触碰那女人充满香气的头发……
她反问自己当初究竟做了什么啊!为什么愚昧!为什么不明就里!直到自己同样为一位女性心动,才能开始反思自己对母亲做了什么……
可是杜厄已经死了……她现在懂了又有什么意义?幡然醒悟怎能让死者复生,雨夜低沉的哭噎又怎能让她们的爱情复得?
谢情趴在桌上痛哭,抽泣间想起奶奶曾站在门后,神情不可捉摸地向她预言,
“我有时候觉得你们很像,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你们简直一模一样,她的路就是以后你要走的路……”
谢情不可否认地发现自己的确走上和杜厄同样方向的道路,杜厄悲惨的未来也同样笼罩着她,就像莎士比亚通常描述的一种灵魂盘踞。
她想要未来,就要远远地把谢家村甩在身后,离开,再也不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