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宗楚客便大胆猜测,也许太平公主的手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遗诏。
这日早朝,是韦皇后在主持,作为皇室中人,太平公主、相王李旦均在。
“娘娘,这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娘娘主持,早日定下储君,尽快举行登基大典,令一切回到正轨上来!”宗楚客这话说得很含蓄,主要是他真的不太敢确定遗诏之事。
其他韦皇后的党羽,此时均是上前来附和,有人提议,在储君没有确定之前,让韦皇后来处理一切政务,这不就是让韦皇后登基,成为第二个女皇的意思?
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可都不是易与之辈,他们静静的听着这些人的议论,根本看不到任何的喜怒哀乐,像是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韦皇后站起身来,微微哽咽:“自皇上被奸人所害之后,这两天里,的确堆积了不少奏章,国的确不可一日无君,皇上也不希望看到他走之后,朝廷便没有人主持坐镇,所以本宫觉得,诸位大臣的提议,甚是在理!”
说到这里,韦皇后顿了一顿,而后看向李旦,道:“不知王爷有何看法?”
“娘娘这称呼,真是折煞微臣了,储君之事,自然以皇上的遗诏为准!”李旦说话,滴水不漏。
“王爷说得不错,皇上有遗诏,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宗楚客的话说到一半,便停下来了,朝堂上的大臣,自然能听得懂。
李旦轻笑一声:“宰相大人不必怀疑,我听说皇上生前,就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早已立下遗诏的!”
为了能够让遗诏出现得合理,最近太平公主、李旦、上官婉儿可是废了不少心思,如今已经在朝廷文武百官中传开,大家也多少相信一些。
太常卿武延秀上前一步:“王爷所说的遗诏,到现在我等也只是听说而已,如果真有什么遗诏,为何皇后娘娘却不知道?众所周知,皇上和皇后娘娘是何等恩爱!”
朝堂上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尤其是韦皇后的党羽,此时他们已经开始讨论,令那些没有战队的人,往自己这边靠拢。
武延秀这话,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放肆,但李旦依旧没有任何的愤怒,任何的神情变化,这样的人,绝对极为恐怖。
事实上,李旦也曾经做过皇帝,而且他知道在武则天的面前,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应对。李显曾经被贬为庐陵王,可是李旦从来就没离开过皇宫,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