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小声说:“我原本去城外躲避追捕,偏那小崽子袭将过来,我只好将它杀了。你体弱,合该多吃些。”
郭嘉咳嗽起来,又打了几个喷嚏,不说自己体弱,只笑:“陛下又在骂我了。”
徐庶有些担心:“董贼刚死,朝局动荡,正是需要中流砥柱之际。你将皇帝带走不怕天下大乱么?”
“乱,总归要乱的。必大乱后有大治。不带他出宫看看,他治不得大乱。”郭嘉舀起鼎中的热汤喝几口,气息稍和畅些。狼崽已切成肉片端上来,满满几十碟,堆得有半截身子高。郭嘉冲伙计招手:“把肉散了,每桌一份,就说掌柜的请客。”
桌桌有肉,桌桌热闹,待嘈杂声响,郭嘉才同徐庶说正事:“近日洛阳朝臣有些什么举动?”
“跟你料得一样。满朝文武都假装陛下尚未离宫。司徒王允譑诏宣李傕郭汜进京,暗中叫吕布伏击。袁太傅则暗中联络各地诸侯刺史,叫他们联合起来讨伐王允吕布。”
“你以为王允和袁隗赢面几分?”
“王允必输无疑。他树敌太多。既得罪李、郭,又受诸侯夹击。我看不出他有一丝赢面。”
郭嘉边涮肉边笑:“你可不要忘了王允从前当过雍州刺史,他的老巢在长安。”
徐庶恍然大悟:“奉孝是说,王允故意要李郭二人攻破洛阳,好逼陛下迁都长安?”
“不错。一旦迁都,汝南袁家的势力便难以左右朝局,东进的诸侯联军也将遭遇重重山险,十有不攻自退。到那时,他王允就能据天险,挟天子,号令天下诸侯。”
“好歹毒的主意。只可怜洛阳百姓要受兵戈之苦。”徐庶重重捶向桌子,“你该劝陛下阻止迁都。”
“陛下满脑子想的是软禁我,软禁吕布。我每说一句话,他总觉得我要害他身边的人。我能如何?”郭嘉喝下口烈酒,好容易缓下去的咳嗽又来了,“咳,阻不得的。即便没有李郭二人,还有诸侯联军。不往长安迁都,也要往豫州迁都。我赌李郭的西凉军来得快些。”
所以郭嘉带着刘辨离宫,并非真的帮陛下归隐。郭嘉要把刘辨引到长安去,去看看大汉的新都城。哦对了,还可以看看长安旧存的守城器械。那时他同陛下初见时就答应过的。
可刘辨已经对守城器械不感兴趣,连《墨子》守城篇也忘得差不多了。
不当皇帝守什么城?他近期读的全是用以改善生活的技术类典籍。
刘辨在府衙里逢人就安利:“贵县要脱贫致富,不妨搞个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可谓古代生态农业的典范。记载它的《高明县志》已接近于白话文,不费多大气力就能译出。
县志记载,将中间的洼地挖深,四周覆上淤泥打地基。洼地与地基约为四六比例。洼地蓄水养鱼,地基种植桑树。桑叶养蚕,蚕屎养鱼,物尽其用,良性循环。织出来的蚕丝可以送往洛阳布坊卖钱,养的鱼儿又能解决当地山禽稀缺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县丞县尉听得动心,唯有县令陈宫多个心眼:“县里本来就穷,哪来的人力财力挖池塘、种桑树、养蚕鱼?”
刘辨道:“不用你们来挖。我能带你们找到现成的池塘。”
翻译完典籍,系统就会发放奖励。哪怕是大池塘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