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有两大作坊,一个是纺织业,另一个就是这印刷作坊。位置倒是比纺织作坊要好些,更靠近中央城区,而且居然还是个店面。
店面啊,这很重要!
哪怕周家这两个作坊中周富贵一向更看重的是纺织作坊,导致印刷作坊一直都是放养状态,很少过问,但是朱呈却更满意这里,比纺织作坊要强得多啊。
所以说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认知,对于周富贵来说,印刷作坊根本赚不到钱,自然是可有可无。但朱呈看到的却是潜力,这潜力怕不是一般的大。
作坊里就五个人,两个打杂的,两个印刷师傅,还有个负责人。和纺织作坊不一样,再没有其他的工人,所有的工作就这几个人完成。
事实上他们也无单可接,就是市面上流行什么书,就印什么书,然后摆在店里卖,所以说是作坊,其实就是是一家书店。
这也是老爷子的执念,身为书香门第,自然要与书有关,至于赚不赚钱什么的,那都不重要。
书店想要赚钱,渠道很重要,如今版权这个概念根本不存在,第一手资料自然是很重要的,没有渠道来源想赚钱谈何容易?如果抛开正规渠道,就只剩下那不可言说的方面了,而这类书却不会明目张胆的卖,靠着这个发财的都是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书商,周家这个店面显然不是走这一条路的。
即想保全颜面,又没有渠道,却又不肯涉及那一方面,拿毛赚钱啊?
周氏书坊,便是这一家店的招牌,里面的书并不多,摆着的大多还是四书五经,小说话本啥的竟然只占了很小的篇幅,这能吸引到谁?所以冷清也是理所当然的。
四书五经什么的,只要是对书有需求的,自是人人皆有,能卖出几本?现在可不是隋唐那种时候,书本并没有那么值钱,随着印刷技术的成熟,民间印刷也都是量产,抛开质量不说,什么书印不出来?
周氏书坊还比较好脸面,朱呈随意翻了两本,纸张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成本不小,但是投入不大,这书坊果然只是个撑门面的摆设。
若不是因为老爷子,或许早就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