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报名

问到了所需要的信息,玉清和玉姗姗就打算直接去学校办手续,先把下乡做知青这件事情定下来。

考虑到今天可能要走很多的路,玉清大哥就带着玉姗姗坐公共汽车去学校,汽车破破旧旧的而且人很多,玉清和玉姗姗上车以后刚好只剩最后两个连着的空位就赶紧坐过去。

因为学校离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七八个公共汽车站,所以上车以后就收了他们每个一毛钱的车票。

到了学校找到了革委会的办公室,革委会的主任是个年龄有点大头发花白的老师,这位王老师没有教过玉清,不过玉清这样优秀的学生在学校还是比较有知名度的,毕竟玉清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宏启中学校的第一名。

听到玉清说过来办下乡做知青的手续,王老师点头道可以,说是手续很快就可以办好,一会就可以把哪些办好的文件拿走,让玉清就在办公室等一会就好。

这时候玉清又跟王老师介绍了一下玉姗姗,玉姗姗跟王老师问了好,然后直接说到也想要下乡去做知青。

王老师看玉姗姗样子比较小,于是问道:“小同志,你几年的多大年龄?”

玉姗姗回复到:“老师,我今年马上要满17岁了。”

王老师劝她说:“小同志,你知道下乡很辛苦吗,你哥哥既然下乡去了,你就可以留在城里找工作,你这个年龄比较小,不用着急的,建议你可以再在城里等一等,到时候还能在城里找到一个好单位,农村插队的条件你知道吗,比城里那可是天差地别,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恶劣很多,生活十分的艰苦,还需要做很多的农活,插秧锄地伐木

住窝棚对城里娃娃来说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作为学校革委会专门负责知青工作的王老师,他是没有必要去说这些话的,能多一个知青也说明他们这个点工作做得好,不过看到玉清玉姗姗兄妹都是好学生好孩子,他也就真诚的给点建议。

玉姗姗慷慨激昂的回复到:“王老师,感激您为我考虑得如此周到,谢谢您的建议,不过大家都说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大家都下乡了我也可以,我要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锻炼自己,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这是我们所有青年人追求的目标!”

作为学校革委会专门负责知青工作的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还是比较欣慰的,不过考虑到玉姗姗的确年龄比较小,于是王老师说:“小同志,这样,如果你家坚持要去下乡做知青,我们就把你和你哥哥分到一个生产队去,这样你们兄妹两也可以有个照应,帮你们选一个离北京近一点的地方,这样气候环境适应起来能更容易些。。”

兄妹两心中一喜,不过面上却保持着适度的微笑。

玉姗姗向王老师表达感谢“谢谢王老师,如果我和哥哥能够一起就太好了,我也想和哥哥一起接受祖国的考验,和大家一起建设农村。”

“但是,请革委会不用把我们安排在离北京近的地方,我们兄妹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接受人民和组织的考验,为国家建设风险我们微小的力量。

玉姗姗顿了顿做出思考了一下的动作说到:“如果可以,请组织将我们兄妹安排去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