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反正家里眼不前啥都不缺,一直存放等春耕再吃的猪肉有,鸡鸭鹅也是现成的。

对了,还有干妹子打的山鸡,野兔,也好几只呢,放个两桌三桌的,都够用。

“老大,这次如果小吃生意做成了,你们可不能怠慢了你们罗姑姑,要是没有她,咱们家还得吃糠咽菜的,有猪肉都舍不得吃,记住了没有?”

杨德顺之所以最后一再叮嘱杨忠,这是他担心老婆子那轴性子胡搅蛮缠,怂恿儿子儿媳妇发了财,把人家干妹子给踹一边去,做那忘恩负义的小人。

杨忠其实也明白阿爹这话的意思,就郑重保证,“爹,您放心吧,儿子哪能做了小人行径给您老丢脸?

罗姑姑虽然是干姑姑,但是也是长辈不是?您老放心就是,我们兄妹几个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杨德顺这才放下心来。

爷俩商议妥当,也没理睬杨柴氏喋喋不休的嘟囔和难看的脸子,就分别去请人。

爷俩不但把村里几个村老请了来,就连杨家的几位隔房的长辈也都请了来。

杨德顺怕老伴儿杨柴氏在吃饭的时候,冒出不好的话来,拖他后腿,还亲自去请了他二婶子,也就是为了杨家而守了一辈子寡的杨李氏。

这杨李氏不简单,跟云老太的经历差不多,但比云老太结局惨烈。

她在前朝战乱的时候,为了护卫杨家几个后辈儿孙,不惜拼了自己的性命。

结果,在丈夫和儿子闺女都在战乱中没性命之后,自己也因此受了重伤,差一点也撒手人寰。

就这么,她成了杨家的大功臣。

而她护卫的几个孩子中,就有里正杨德顺和她的两个哥哥。所以这份恩德,叫杨家上下都铭刻在心,对杨李氏更是极为敬重。

“你是说,云老太找你合伙做生意?”杨李氏六十多岁,满脸皱纹,一双浑浊的双眼,显示出她历经沧桑与风雨,但是言谈举止却极为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