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母那有祝婉给的50两外加今年卖粮食的钱和收的租,花了一些置办大儿子结婚物品,还有60多两结余。
祝父和另外两个儿子,前所未有的有了零花钱,每人都有一吊子钱,其实就1两。换成铜板,沉甸甸的一大串。
家里每个人都有新棉袄新棉鞋,食物储备的充充足足,一家人正式开始猫冬。
顾家那边情形就没这么好,今年因为没有得到祝家的陪嫁银,为了凑徭役的10两银子,把大女儿20两说给了屠夫的儿子。
顾母手上其实还有10几两银子,但是要留着给小儿子读书。跟邱家的婚事也没有谈成。看着官差就要上门收银子,无奈之下只有把大女儿先抵押出去,后年过完年才虚15,勉强能出门,哎,还要养1年。
要是能大2岁一定可以多卖10两。顾母一点都觉得她家的姑娘嫁出去要收一大笔彩礼,娶别人家的女儿要聘礼有什么问题。她家可是有读书人的,别人家有吗?
快到年关的时候,张公子又来了一趟。他说那些泡菜太好吃,已经卖断货了,新做的还没发酵好。他这次来,是问祝家能匀多少给他?
祝母很大方的给了他四大坛,他立马给了30两现银。
祝家父母坚决不收,4坛的成本不到3两银子。张公子也笑了,这么实诚的老人家,真是婉儿的父母吗?
不肯收钱,张公子就换了鸡,鸭,鱼,猪,羊,满满一板车的肉拖了过来。
祝婉不跟他客气,直接找他要了两个人,她要开班教学,做腊肉,腊肠,腊鱼。
时间刚刚好,腌够时间,再挂出来被冬天的暖阳每天晒那么一晒,油滋啦滋啦的冒出来,馋死隔壁的猫。
腊过的肉做锅巴饭,猫冬赏雪的时候吃,人生不要太幸福。
张公子就喜欢她爽快。又叫人拉了两车肉过来,一并来了4个免费劳动力。
来了就干活,祝婉只负责动嘴,4个师傅竖起耳朵听,一听不得了,预感他们酒楼又要出王牌菜了。
做腊肉的秘诀就在花椒和酒上。要四川的青花椒,绍兴的花雕酒。辣椒一定要去籽才能碾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