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暗下去的手机又亮了起来,又是一条短信。
伸手拿起,点开。
不是骆野了,是他读大学时关系还不错的一室友。
多年爱情长跑终于修成正果,这周末就要举办婚礼,问他可有时间过来,见证一下哥们的幸福时刻。
“好。”
他回复过去。
这些年,身边朋友的婚礼他大都没去参加,忙,也抽不开身。
退回去,点开另一条未读消息,骆野的。
依旧是一张照片,年满站在中间,旁边是阮单和荣翁,身后是涂鸦墙。
照片里的年满,穿着杏色的衬衫,浅色的牛仔裤,头发依旧是挽了起来,眉眼弯弯的看着镜头,恍然想起在札幌时的那个下着雪的夜晚,她也是这样,站在雪人旁,对着他手里的相机镜头,笑得眉眼弯弯。
“几天前照的。”骆野在短信上解说道。
自打骆野离开了n市,飞去了南半球,许瓒便每天都能收到他的短信,大都是照片,然后一句简短的说明。
比如拥抱着年满的那个叫佩罗德的男人,二十九岁,帕拉人,单身。
他一条也没回复过,骆野似乎也没指望着他能回复,依旧每天给他传过来,有时一张,有时两张,乐此不疲。
啪嗒一声轻声响,客厅的顶灯熄灭了。
这场绵绵小雨,已经下了七天了,也不知道哪天会晴。
下午,李福带着他们几个人将这条华人街从里到外逛了个遍。
“这些货,都是跨洋过来的。”李福解释道,“都来自中国的日用品,小电器,很受这边人的喜欢。”
一家卖小电器的店铺里,就站着几个巴西人,似乎正在讲价。
“他们都会说葡语,”李福继续说道,“所以和这边人交流完全没有问题。”
路过一家食品店时,一个烫着酒红色头发,四十岁左右的女士抱着一箱货正往外走。
年满听见李福对那人喊道,“郎姐,又去送货啊!”
被喊“郎姐”的人把货放在一辆有些旧的摩托车上,左手勾起头盔,“可不是,那家三天就得送一次货,今天正好第三天。”
说完,郎姐望向年满他们几个人,问李福,“中国人?”
“对,”李福点头,“来这边出差,我领他们过来看看。”
郎姐朝他们笑了笑,道,“那你陪他们好好逛逛,我先去送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