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泉掀开被子来抱她,她像一阵风似地躲开了,她躲在角落看他,看了好久好久,他迎着她的视线,不敢移开一丝一毫,好像,这是此生最后一次对视。
肖泉心慌意乱,他哀求着:“留下来,别走,不要走。不要拿走我梦中仅剩的一点温存……”
他在梦中也知是梦,那是多么微弱的一线希望,他揪着这一点点萤火之光,该是多么地辛苦。
安安不敢上前一步,她抹掉眼泪,退到淡淡的月光中,微笑道:“你要好好的,祝你幸福呀!”
他伸手去抓她,却只见她消失在自己模糊的视线里,再也寻不到一点痕迹。
……
他惊醒,烧已退了,房间里的陈设和梦中的一样。
而他在梦中说的“师者仁心,滋养心灵”这八个字,他记得清清楚楚。他望着淡淡的月光和微微晃动的树影,独自一人靠在床头坐着。
公鸡咯咯咯地打鸣了,小林哥的发动机轰地响了,那响声还在空气里颠簸了几下;朦朦胧胧的天色里,几缕朝阳照射到了熟睡的猫咪身上;菜园里的蜗牛在湿润的土壤里产下了一窝浑圆浑圆的卵;隔壁房里的约翰翻了个声,继续打着呼噜酣睡……
肖泉披了件衣服轻轻推开小乐房间的门,替他盖好被掀开的被子。他又跑去敲响小凡屋里的门,小凡眯着惺忪
的睡眼问:“你不烧了?”
“不烧了,帮我写几个字。”肖泉挤进屋去找笔墨。
“我好久没写了……”
一周之后,明月剪了短发,戴了和晓桐一样的鸭舌帽,她户口还在石溪,小时候在石溪住过,所以,晓桐的父母没再排斥她。
但晓桐还是不愿意去青山书院。明月只好抽空来给她补课……
晓桐的妈妈没再去木料厂,她家在居委会附近,两口子便在家里开馆子,方便照看晓桐。别人来吃东西,不会有事没事问起那件事,就算问起,他们也不想说。明月有时也去晓桐家吃健米茶和油条,妈妈以前做过,那个味道,她永远记得。
九月底的一天,明月去给晓桐补课,经过郭子豪家,见他正趴在地上射珠粒,就问:“郭子豪,去陈晓桐家吗?”
郭子豪抓了抓头发,想了想说:“嗯,去。”话还没落音就往屋里跑。明月听到他说:“妈,我和小月老师去陈晓桐家,等会回来。”
晓桐见到郭子豪后,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但那笑容很快就不见了。郭子豪却像个小男子汉似的,担当起了暖场的任务,他说:“老师,我给陈晓桐出今天学的谜语啊?”
“好啊!”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明月说话的语气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温柔。
郭子豪押着韵脚像朗读诗歌一样:“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读完之后,松了口气问:“你猜是什么?”
……
明月和郭子豪从晓桐家出来的时候,晓桐站到门口说:“老师,我明天去上学。”
明月回头看她,她很懂事,也很聪明。本该欢喜放肆的年纪,却经历了一场身心双重磨难,但愿她内心依旧柔软,相信未来仍可期待。
经过居委会,往前经过一个诊所,就是郭子豪家了。看他进了屋,明月才过马路,原先的合作社在夕阳下寂静无声,嵌在墙头的五角星也已斑驳。
小凡踩着单车从田埂上冲了出来,猛地在明月身边刹住。
明月吓了一跳,虽然,她早已习惯忽然间冒出来的他,可刚才近在咫尺的那张热切俊秀的脸,差点贴到她面前,他的呼吸从她面颊掠过。他拍着单车
后座说:“上来!”
明月用手扶着帽子,低垂着眼看脚下的野花,机械般地绕到他身后坐下。她仰头看天边的云,说:“晓桐明天来上学。”
小凡嗯了一声说:“谢谢你啊!”然后慢悠悠地踩着踏板。
“谢什么!”明月翘着脚,脚尖从茅草上“刷刷”划过。
四通八达的田间小路上,随处可见不知名的小花,单车辗过泥土里的碎石,偶尔颠簸一下,明月抓住座包下面的杆子,努力不往小凡后背倒。
小凡笑而不语,反而问:“你头发多久才能长长?”
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从高处的田埂上滚落,眼看着就快堵住单车前胎的运动轨迹,结果,小凡轻巧地避开了那块石头。
他打了个喷嚏,开玩笑道:“谁在骂我?”
单车在碎石上一颠,有那么一瞬,明月的脸贴在了小凡背上。她赶忙直起背,将脸扭开看他们身后长长的微微起伏的路,路边开阔的田野连着绵延的小山丘,山丘如浓淡相宜的墨,镶嵌着深浅不一的苍翠,天边的云彩泛着桃花的颜色。
这样就挺好的,一切都在前往美好的路上,如三月的春雨和阳光,孕育了满树的花苞。
明月抬头看他,他的头发剃得清爽,白色棉麻衬衣的立领不紧也不耷拉地,恰到好处地贴在他修长的脖颈处,灰色毛衣开衫被他宽阔的两肩撑开,比挂在衣架上更好看……
明月伸手,用指尖轻触垂到黑色座包旁的灰色毛衣,毛衣上细细的短绒在指尖渐渐升温。明月突然,好想张开手臂抱他,将脸贴在他的后背,那样,她就微闭着眼,听他唱歌,一直到他双脚踩地,将单车停稳,转头对她说:“到家了,下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