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墓碑上的名字对不上,父母前几年才走也对不上。
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她突然想起,当初学习强国系统所说的对她身份的“技术处理”。
她知道,她无法找到曾经熟悉的他们了。但是,她或许可以找到更广义上的他们。
整整一晚上,宁蔓华辗转反侧,始终没有睡着。
次日清晨,她早早就起来,换上了一身黑色衣服,跟外婆说了一声,就独自去了海市最大的烈士陵园。
来到烈士陵园时,雨刚好停了。
从大门远远看进去,晨曦洒在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上,洒在巍峨挺拔的纪念碑上,闪烁着永恒的光辉,宁蔓华的眼眶顿时湿润了。
这里,长眠着1700多名烈士,不少人的年龄永远定格在十几二十岁。纪念碑上镌刻着的“丹心碧血为人民”这七个字掷地有声,道尽了这些英烈们的毕生追求。
在烈士陵园的门前,有一块大草坪,很多老人在这里晨练、休闲,偶尔也有孩童在嬉戏,把伤感的气氛冲淡了些许。
这样看似平淡的和平生活,正是当年先烈们为之奋斗甚至牺牲的目标吧?
宁蔓华抬头望了望被雨水洗涤后的蓝天,或许这些英魂能够看到:今日大好河山,当如你们所愿。
手捧一束白色菊花,宁蔓华步履沉重地走向纪念碑。园内庄严肃穆,沿途很多烈士的墓前都放了鲜花。尽管已是清明节的第二天,很多鲜花带着雨水和露水,仍然开得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