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仅仅是杨家风光的开始。总之吧,从此之后,杨喜出入庙堂,高官厚禄,奠定了杨氏家族繁盛的基础。
杨喜死后,杨氏家族的发展转入低谷,直到曾孙杨敞出现。此时的杨氏家族早没了先前的精气神,就连爵位也丢了。
不过,命运之神开始眷顾杨敞,他开始走运了。杨敞先是娶了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为妻,然后又在霍光的大将军府谋到了一个长史的差事。
霍光很欣赏杨敞这个小鲜肉,一路提携,历任大司农、御史大夫以及丞相。
杨敞是杨氏家族的第一位宰相,然后就是杨敞的玄孙,有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杨伯起,暮夜却金的典故,就与杨震有关。
杨震做过荆州刺史,后来朝廷调任他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
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贿赂一下老上司,好让他以后多加关照。
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
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暮夜却金打出了杨震的名头,留下了“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名言,因此被称为“四知先生”,杨家的堂口也改名为四知堂。杨震的确是一位爱惜自己羽毛的人,他子孙们的脾性也比较像他,杨赐就是杨震的孙子。
历史上的大名士王朗会在公元196年被孙策击败,孙策派人苦口婆心地劝降,可王朗哪能看上孙家啊,死活不降,孙策也不敢骂也不敢杀,只得把他全家送回曲阿,然后就是王朗归魏了。
王朗和刘繇可以说都是朝廷的人。刘繇生于156年,今年还不到四十岁。所以刘繇逃到徐州南部的淮浦县躲避战乱。
公元194年,扬州刺史陈温去世。这个陈温就是曹操被徐荣打得全军覆没后,到扬州募兵,帮助曹操募集数千江东精兵的人,他是曹洪的好朋友。
朝廷诏命举家在徐州南部淮浦县躲避战乱的刘繇接任。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亦是汉室宗亲,他是太尉刘宠之侄,已故兖州刺史刘岱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