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成年后的伊本·沙特举办一场像样的婚礼,父亲不得不四处借钱,这种窘迫激起了年轻人心中的酸楚和誓愿:一定要恢复家族的荣誉!
改变,就在伊本·沙特21岁这年开始了。
◎奔袭利雅得
1901年,穆巴拉克送了他几十头骆驼和几十条步枪,满怀希望地对伊本·沙特说:“孩子,是你恢复沙特家族荣耀的时候了!”
经过一番策划,这年12月底,伊本·沙特带着40名忠心耿耿的勇士,从科威特出发千里奔袭利雅得。1月14日深夜,他们到达利雅得城下。伊本·沙特砍倒了一棵高大的棕榈树,留下10人在外接应,其余的人利用它爬上了高高的城头,一路摸进了城内利雅得警备司令阿吉兰的住处。
不巧的是,阿吉兰本人并不在家,只有两名女眷在家。伊本·沙特决定等待。清晨,阿吉兰带着一小队卫兵出现了,埋伏已久的伊本·沙特大喝一声,突然跳了出来,没搞清楚状况的阿吉兰看着明晃晃的刀锋吓得回头就跑,混乱中被伊本·沙特的堂弟杀死。在城外接应突击队及城内利雅得居民的帮助下,40名勇士最终战胜了近百名守军。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时,利雅得城已经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这次突袭的成功,不但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崛起,更开启了一个民族的复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百战建国
利雅得的胜利让周围人看到了伊本·沙特出众的谋略和军事能力,随后赶来的父兄当众宣布把统治权交给他。而他也不负众望,在此后30年的时间里,伊本·沙特先后征服盖西姆,攻占哈萨,收复麦加、麦地那和吉达。
为了消除氏族部落之间分裂状态,利用瓦哈比派(近代伊斯兰复古主义派别)的思想巩固统治,伊本·沙特先后建立了“伊赫万组织”(意为兄弟会)和农垦区“希吉来”,即要贝都因人从游牧的沙漠地带迁到垦殖区定居,从事农业。“希吉来”同时还成为瓦哈比派的传教点和军事组织,为伊本·沙特的征战提供了一支精锐部队。
1932年9月,王国的名称由“哈萨与内志及其附属领地”改为沙特阿拉伯,以沙特家族为核心的现代沙特王国正式建立。为解决建国后的经济困境,1933年他把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土地租让给阿拉伯一美国石油公司,“二战”后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沙特阿拉伯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伊本·沙特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起交谈。
“外交智子”费萨尔
1975年3月25日,正在王宫接见科威特石油大臣的费萨尔国王,怎么也没想到,迎面而来的三枪让这位阿拉伯世界的标志性人物当即身亡。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整个阿拉伯地区为其致哀。
费萨尔,全名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1906年出生于利雅得,是国父伊本·沙特的第四个孩子,自小聪明勤学,见识广博,对于各种沙漠作战和政治策略熟识于心。1926年任内志的外交负责人时,他才20岁,成为沙特王国中最年轻的政府高级官员。
1971年,费萨尔国王跟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在一起。他是新兴石油国家的象征,并通过石油重塑了中东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关系,1974年成为世界风云人物。
1964年3月,他那个热衷挥霍、治国无方的兄长迫于国内外压力不得不宣布退位后,费萨尔在许多亲王和大臣们的支持下,成为沙特阿拉伯的第三任国王。为了尽快扭转国家贫困的局面,从1962年费萨尔主持内阁起,他就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他宣布取消奴隶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保证每个沙特男子都有工作;大兴全民教育,并首创女子教育;进行公共建设,并引进现代通讯手段,设立电视台;坚持司法独立,规定宗教领袖(乌里玛)为伊斯兰法律的官方唯一解释人,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政治方面,费萨尔大刀阔斧地改组和健全了政府机构,相继成立了石油与矿产资源部、新闻部、司法部等20个政府部门,保证了一个现代化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转。
金碧辉煌的费萨尔清真寺。费萨尔清真寺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是当时的沙特国王费萨尔捐资送给巴基斯坦人民的礼物。
经济方面,在他的大力推动下,1970年~1975年沙特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执行顺利,投资总额为159亿美元,农业、油气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都获得了大量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达到了13.5%。为了掌握国内石油生产的主动权,费萨尔从1950年起,通过谈判和一些外交手段,采取增加其税收、减少特惠权、缩小直接控制区、扩大政府股份占比等一系列方法,对在沙特王国进行生产的外国公司进行管理,增加政府的话语权,打破垄断。
在他成为国王后,沙特阿拉伯政府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共同对敌。1956年10月,埃及与英、法和以色列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尽管沙特王国同埃及之间长期存在矛盾,但费萨尔还是顶住了美国的强大压力,对英、法进行石油禁运,向埃及提供无偿援助。费萨尔所奉行的对外政策为他在阿拉伯世界赢得了巨大声望。
1960年9月,沙特阿拉伯联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政府,在巴格达发起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打破了石油价格由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增强了产油国在全球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欧美一些国家支持以色列,恼怒的费萨尔在科威特城召开的阿拉伯产油国会议宣布,马上停止向美国运送原油,并从10月开始,在9月的基础上对其他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逐月减产5%。高昂的石油成为阿拉伯抵抗西方国家的利器。
“改革者”阿卜杜拉
2006年1月,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首访中国,开启了中沙两国建交以来的友好互动之旅。这位在位10年的已故国王,因其果断大胆、关注民生,被国内外盛赞为“改革者”。
1924年,前国王伊本·沙特的儿子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出生于利雅得,母亲是沙特中部内志省主要游牧部族沙马尔族的后裔。像这个家族的其他兄弟一样,青年时期,阿卜杜拉就接受了系统的宗教和军事教育。他喜好读书、赛马和沙漠旅行,非常推崇阿拉伯民族文化,亲自创建了阿拉伯马术队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吉纳达里亚”文化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