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宗教节日
元旦、劳动节和国庆节是新加坡全民共度的非宗教节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新加坡也会在1月1日凌晨敲响钟声,庆祝新年的到来。在庆祝活动中也有倒计数迎接新年的环节,并且每年选择的地方都不相同,新年到来时都有一个盛大的狂欢活动,从元旦前夜一直持续到凌晨。劳动节属国际节日,没什么庆祝活动,但这一天可以休假一天,如果碰上周末,人们通常也会选择外出旅游。新加坡的国庆节是8月9日,这一天是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盟成为独立国家的日子。在国庆庆典上,总理发表演讲,总统检阅仪仗队,之后便有一场规模盛大的户外音乐会。普通民众都可以观看国庆庆典,只是入场票不太容易拿到。即使如此,你也可以看正式庆典前的彩排。
◎华人的节日
对于全世界的华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农历新年更重要的节日了,新加坡的华人也是如此。每逢春节,新加坡华人会放假两天(初一和初二),但整个节日活动一般长达15天。和中国人一样,新加坡华人也会在春节之前打扫房间,置办新衣和年货,这段时期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便会热闹非凡,到处张灯结彩,人潮汹涌。到了除夕夜,大家会吃团圆饭,共同迎接新年。大年初一,许多家庭都起得很早,到附近的庙中祈祷,或到亲戚家拜年,给孩子们压岁钱等。除了走亲访友,新加坡华人还会在乌节路举办妆艺大游行活动,不但有花车等各种表演,其他各种族的人也会参加。此外便是在新加坡河畔举办的迎新年活动,届时会有书法、民族舞、杂技等带有中国特色的表演。
除了春节,新加坡的华人也会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冬至等,节日活动和中国人差不太多。
牛车水的新桥路上,为了庆祝中秋节,街道上方挂上了花朵形彩灯。
◎佛教节日
新加坡最重要的佛教节日就是卫塞节,也是公众假日。这是纪念佛陀诞生、成佛以及涅三期同庆的大日子。在每年农历卫塞月的月圆之夜(通常在公历的4月底和5月间)举办庆祝活动。这一天,所有寺院都会装饰上灯、花或旗子,僧侣们在寺内诵经、说法,前来朝圣进香、祈祷的人们络绎不绝。许多人会手持一勺有香气的水经过释迦牟尼佛的塑像前,以此意味净化心灵。所有佛教徒在这一天要吃素,并且大力提倡积善布施,或献血或到老年公寓、康复中心等传递爱心。活动接近尾声时,佛教徒们还会有一个大型的秉烛游行,并欢迎非佛教徒们的加入。
◎穆斯林节日
新加坡马来人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是开斋节和哈芝节。根据伊斯兰教教历,9月是斋月,教徒们在这个月里要反省、节制、布施,并且禁食一月(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老弱病残除外)。所谓斋戒,就是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必须禁食、禁饮、禁欲。很多家庭早上很早做好早餐,必须在日出之前吃掉,而晚上则在礼拜之后15~20分钟才可以开斋进食。这一月结束时便是开斋节,开斋节通常会持续一个月,信徒们会去清真寺祈祷,为亲人扫墓,穿着华丽的衣服走亲访友。他们通常会准备丰盛的食物,热情招待来访的客人。
而哈芝节是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在这一天里,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祈祷,并举行“献祭”仪式,所献祭品羊被宰杀后大部分肉都分给穷人,体现其互相照顾,减少特权。之后,穆斯林们也走亲访友。除了这两个重要节日,新加坡穆斯林还会过伊斯兰教教历新年(伊斯兰教历的1月1日)和圣纪节(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大宝森节的庆祝活动
◎印度节日
新加坡的印度人会过泰米尔新年(公历4月)、九宵节(公历10月份的9个晚上,纪念代表力量、财富和智慧的三位女神)、蹈火节(公历10月或11月,纪念女神蒂劳帕蒂)以及丰收节(通常在公历1月,主要是南印度人庆祝丰收),但更隆重的还是屠妖节和大宝森节。
屠妖节又叫万灯节,是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节日,通常在公历10月或11月,活动长达1个月。在节日期间,每个印度家庭都会点起明亮的灯火,并在家门口绘上彩绘,点上油灯,迎接财富和好运的到来。这一时期,新加坡的小印度区张灯结彩,用各式的彩灯装点街景,还会有各种表演活动,热闹异常。
大宝森节也叫感恩节,是印度教徒赎罪、奉献、感恩的日子,通常在公历1月或2月。庆典当天,信徒们会背负着赎罪架(半圆形的钢结构,四周尖刺,要扛起这种赎罪架,信徒必须要斋戒1个月做准备)或带有装饰的木拱,以针贯穿舌头、嘴巴在街市上举行大型的赎罪游行,以向他们信奉的苏布拉马尼亚神赎罪和感恩。游行要持续3个小时,并伴随音乐、歌舞,看起来宏大而又热烈。
屠妖节时,小印度的大街小巷都会升起幡带,点亮灯火,竖立起艳丽闪亮的弧形拱门。
◎基督教节日
新加坡的基督教徒会过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耶稣受难日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日子,通常在4月份。在这一天,所有的教堂都会举行仪式,来纪念耶稣受难。之后,便是令人欢快的复活节了。而作为已在全世界流行的圣诞节,在这里也当然备受重视。节日期间,乌节路以及所有大型购物中心都会装饰上彩旗、彩带和彩灯,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氛,欢迎人们前来购物和娱乐。除了商业活动,基督少年军会进行募捐,呼吁大家为不幸的人捐赠礼物,而各个教堂四周也会有唱诗班和庆祝活动。尽管民众们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但大家都会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
闻名于世的严格法令
新加坡的“严刑峻法”是在世界都出名的,这是一个还存在鞭刑的国家,这是一个连口香糖都不能随意嚼的国家,这是一个十分不易离婚的国家。稍有不慎,你就可能触犯了这里的法律,不但要被罚以重金,还有可能遭遇“牢狱之灾”。所以,这里的国民大都奉公守法,严行其事,高素质是在“严法律”下管制出来的。
新加坡最高法院
◎将道德写进法律
在世界法律之林,新加坡以严刑峻法闻名于世。
没有一个国家像新加坡这样如此提倡道德与文明建设,并将道德写进法律,甚至在细枝末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比如口香糖在新加坡境内是被禁止销售的,因为在公众场合嚼口香糖被认为影响市容。另外,乱过马路、在非吸烟区吸烟、使用厕所未冲水、在地铁上喝水或吃东西都会导致罚款。更不用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这种“恶劣”行为,更是被重点处罚的对象。在新加坡乱丢垃圾不但要被罚以重款,还要面临强制劳动,如打扫公园等。
此外,人们的生活作风、行为习惯以及两性关系,只要被主流道德所排斥,都会写进法律加以禁止。而婚姻法更加保护没有薪金收入的家庭主妇。如无严重刑事案件发生,夫妻双方结婚未满3年,不可离婚。而申请离婚后假如一方不同意,必须分居4年才能办理手续。每件离婚案都要走诉讼程序,关于财产分割也有许多的手续、程序要办,烦琐至极。主妇没有工作,也可能会拿走更多的双方财产,因为法律认定女性对家庭的付出不亚于男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所以,对很多男性来说,在新加坡办理离婚难上加难,轻易不敢离婚。总的来说,新加坡的法律重视以惩治“小恶”来警告人们少犯“大恶”。
◎惩罚重,执法严
新加坡法律体系不仅涵盖面广,处罚之重更是令世界各国咋舌。在这里,谁若触犯了法律,绝不是接受教育批评就可以了事的,而是动辄会被处以数千、上万元的罚款,甚至要被诉之法庭,裁以牢狱之刑。据一家媒体报道,曾有一对夫妇在家中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将一台电视机从三楼的窗户扔下,尽管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最终这位丈夫被判以3年徒刑。从此事例中可管中窥豹,新加坡执法之重绝非虚传。
新加坡还是世界上少有的仍保留鞭刑的国家之一,这种肉刑在实施过程中也是相当残酷。假如在这里吐痰3次且皆被抓获,就会尝到这种鞭刑的滋味。据统计,每年在新加坡享受到“鞭刑待遇”的人达万人左右,可见该刑罚绝不是这里的点缀,而是承担着主要刑罚功能。新加坡的禁毒法律也可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凡携带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贩卖之用者,都可被处以绞刑。
新加坡司法公信度很高,切实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论是内阁部长、富贵名人还是普通人民,都一律平等,有恶必惩,绝不姑息。所以法律在新加坡人民心中已树起至高无上的权威,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公共场所,车辆、行人都保持着井然的秩序,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免受法律的惩罚。
注重潜质的教育体系
瑞士beri劳动力评估显示,新加坡的人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新加坡,广纳天下之贤,吸引全世界最优秀人才到新加坡来大展宏图、生根定居。在本国,新加坡政府更是注重完善教育系统,不断培养着优秀的人才。
英华学校的教学楼作为新加坡名列前茅的名校之一,英华学校获得了新加坡教育部颁发的两个最高荣誉:卓越学校奖和杰出学校奖。
◎潜能与开发
新加坡的教育机制同英国非常相似,旨在培育儿童的潜质与才能。在新加坡,政府对教育实施补贴,学生自6岁起,必须参加为期10年的正规教育。
新加坡人口复杂,语言也有许多种,因此新加坡的学校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英语是新加坡的通用语言,也是教育媒介语;教授母语则是为了保存文化,让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在新加坡,每所学校的课程须全面而平衡,课程设置包括英文、母语、数学、理科、人文科学以及道德教育等核心科目。
整个教育制度以充分发挥学生最优秀的素质为目标,教导学生使用信息科技,以培养他们广收信息、独立学习的能力。教育制度还尝试发挥学生的创意素质,并赋予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心志。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以严格著称。至今,新加坡的中小学仍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使用鞭刑处罚学生。尽管这种惩罚措施极少施行,但仍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
与中国的小学不同,新加坡的小学于每年1月开学。学生们在一至四年级学习统一的课程,四年级后依据英语和母语成绩实行分流。而分流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使其潜质得到充分发挥。
◎中学与大学
在新加坡,中学分为自主中学、自治中学和政府中学3种。其中,自主中学可以由学校规定学费,其收费通常高于另外两种中学,教学质量也较高。自治中学和政府中学的学费则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从1992年起,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发布中学排行榜。
新加坡有许多私立学校,这些学校通常设有极受欢迎的课程,如语言、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酒店旅游业,等等。这些课程通常都会与英美等国的著名学府联合办学,当学生在新加坡完成联办课程并通过专门的考试后便可获得文凭。之后,还能到英美等国的母校继续深造。这样的课程吸引了非常多的学生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新加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
总之,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使多数学生都能循序渐进地发展其独特的天赋和兴趣,分层的课程设置与灵活的教学方法,则挖掘和培养了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