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政绩突出,地位稳固,历届大选均取得压倒性优势。李光耀自新1965年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交棒给吴作栋。1993年举行独立后首次总统全民选举,原副总理、新加坡职工总会秘书长王鼎昌当选为首位民选总统。2004年8月,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总理,并于2006年5月和2011年5月两度连任。现任总统陈庆炎,2011年8月当选,9月就任。2015年3月,李光耀逝世。

【宪法】1963年9月,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后,颁布了州宪法。1965年12月,州宪法经修改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宪法,并规定马来西亚宪法中的一些条文适用于新加坡。

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1992年国会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改为民选产生,任期从4年改为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的任命;可审查政府执行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的情况;有权调查贪污案件。总统在行使主要公务员任命等职权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

【国会】实行一院制,任期5年。国会可提前解散,大选须在国会解散后3个月内举行。年满21岁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投票权。国会议员分为民选议员、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其中民选议员从全国12个单选区和15个集选区(2011年大选)中由公民选举产生。集选区候选人以3~6人一组参选,其中至少一人是马来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数种族。同组候选人必须同属一个政党,或均为无党派者,并作为一个整体竞选。非选区议员从得票率最高的反对党未当选候选人中任命,最多不超过6名,从而确保国会中有非执政党的代表。官委议员由总统根据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的推荐任命,任期两年半,以反映独立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本届国会2011年5月7日选举产生,共有99名民选议员,其中人民行动党81人,工人党6人。

【政府】本届内阁于2011年5月21日组成,曾于2012年8月1日、2014年4月29日两次改组。主要成员有:总理李显龙(leehsienloong),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teocheehean),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tharmanshanmugaratnam)等。

【司法机构】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废除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确定最高法院上诉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官陈锡强(chansekkeong),总检察长桑德莱什·麦农(sundareshmenon)。

【经济】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4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贸易、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遭到冲击,海峡时报指数创5年内新低,经济增长为1.1%。2009年跌至-2.1%。新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投资者信心并降低通胀率,并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2010年经济增长14.5%。2011年,受欧债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放缓。2012年经济增长率仅1.3%。2014年经济起底回升。

【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14年产值为900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产品。新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