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荣火山号称“最完美的圆锥体”,比日本的富士山轮廓还完整,是菲律宾著名的旅游景点。
早在19世纪90年代,人类就开始了对海沟的探索。曾经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海沟沟底是否存在海洋生物。到了1960年,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20世纪50年代,瑞士的皮卡德父子利用压力舱原理,造出“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此后,经过不断改良,“的里雅斯特号”潜入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沟底。在海底纵深10000米的地方,科学家们透过潜水器舷窗,邂逅了一条小鱼和一只小红虾,证实海沟底部存在海洋生物。
1960年,美国海军中尉唐沃尔什,他正在马里亚纳海沟,利用皮卡德的“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探测器进行探测。
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借以探索海沟的潜艇越来越先进。科学家们惊喜地发现,每一次造访海沟都有新的收获,海底深渊内似乎蕴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这里混淆了时间,上亿年历史的蛇绿岩和近代形成的混杂岩毫无间隙地生长在一起。这里颠覆了人们对海洋生物的一贯印象,有透明的水蜗牛,嘴尖如鸬鹚、颈长似仙鹤的鳗鱼,还有半透明的、满口尖牙的獠牙鱼等等。
仔细观察深海鱼类的身体结构会发现,在薄薄表皮的包裹下,它们的骨骼和肌肉组织非常柔韧细密,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生理组织的水分比例。这种生理结构使深海鱼类体液和海水的压力保持均衡,从而在压力巨大的海底游弋自如。在冰冷、漆黑、压力足以压扁坦克的海底深渊内,海洋生物们却生活得自在惬意,不得不让人感慨生命的坚强和神奇。
大马尼拉:亚洲的纽约
在菲律宾共和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城市和省份会共用相同或相似的名称,比如前文提到过的奎松省和奎松市。知晓这一点后,再看“大马尼拉”和“马尼拉”两个名称,就不会把它们混为一体了。众所周知,马尼拉市是菲律宾的首都,也是吕宋岛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不过,马尼拉市仅是大马尼拉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大马尼拉囊括了马尼拉市及其周边的16个城镇,成为菲律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的中心,繁华程度不输于任何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因此,大马尼拉又被称为亚洲的纽约。
◎因特拉穆罗斯:聆听历史的回音
走近因特拉穆罗斯城堡,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吊桥大门古朴壮观,向游人诉说着几百年来的沧桑与辉煌。
因特拉穆罗斯内的圣地亚哥城堡
1571年,西班牙人米格尔·洛佩斯·徳莱加斯皮率军占领了马尼拉,标志着菲律宾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夺得统治权后,米格尔选中帕西格河河口附近地段,开始大肆修建属于自己的城堡。作为政权中心,城堡内修建了各种配套设施,有教堂、政府大楼、民居、医院、广场、学校等。著名的马尼拉大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圣地亚哥城堡及黎刹纪念馆都位于城堡之内。
城堡建好后,变成西班牙殖民者和梅斯蒂索人(即印第安人与欧洲人的混血儿)的专有居住地。西班牙统治阶级将曾经居住在这片地域的民众统统迁往帕科和岷伦落等城堡周边地区。比起当地居民,西班牙人对当时的华裔更为苛刻,把他们安置到涧内贫民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裔的人身自由。
如今,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给当地人留下的伤痕早已湮没在岁月的尘烟里。但是,他们留下的文化印记却代代流传不息。建筑物上镶嵌的写有街道名称的西班牙瓷砖,教堂中西班牙风格浓厚的建筑设计,为数众多、种族混杂的天主教徒,都铭刻着历史的痕迹。它们与菲律宾本土文化交融到一起,形成别具一格的混血文化。
米格尔·洛佩斯·徳莱加斯皮雕像。1571年,西班牙人米格尔·洛佩斯·徳莱加斯皮率军占领了马尼拉,标志着菲律宾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马卡蒂:菲律宾的“曼哈顿”
如果把大马尼拉比作纽约的话,马卡蒂无疑就是“纽约”中的“曼哈顿”了。站在马卡蒂街头,看不见沙滩和森林的影子。整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处处洋溢着大都市的繁盛气息。
菲律宾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都在马卡蒂设有办公或经营地点。夜晚,整座城市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派不夜城的繁华气象。大大小小的购物中心和豪华的香格里拉酒店、马尼拉洲际酒店一起,成为马卡蒂的标志性景观。在马卡蒂,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罗克韦尔中心聚集了众多一流商城,世界知名品牌、本土品牌应有尽有。在购物中心附近闲逛,会频繁邂逅古董店和特产店。店主多是本地人,他们幽默风趣,为揽客出尽百宝。即便不购物,进店的游客也会收获满满的欢笑和快乐。购物控们最爱马卡蒂的平价攻略,要知道,同样的商品,在马卡蒂商场要比大都市便宜许多,大型节日的优惠活动更是数不胜数,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稍加留意会发现,在马卡蒂,无论是万头攒动的购物中心、色香味俱全的餐馆,还是劲歌热舞的迪厅酒吧,都没有烟民的身影。原来,马卡蒂的公共场合严禁吸烟,一旦有违规行为出现,吸烟者所处场所会遭到非常严厉的惩罚,甚至面临关门停业的危险。
作为经济金融中心,初来马卡蒂的人们,对它的评价不外乎“繁华、富裕”等大都市一贯印象。经历过建城日才发现,马卡蒂也有传统活泼的一面。每年建城日,马卡蒂居民都会脱下西装或裙装,换上色彩斑斓、造型夸张的民族服饰。他们走上宽阔整洁的街道载歌载舞,五彩裙裾随风飞扬,在高楼林立间舞出热带雨林的原始风情。
高楼林立的马卡蒂
◎大马尼拉电影节:本土文化的饕餮盛宴
每年的12月到1月,是大马尼拉最热闹的日子。这两个月份佳节众多,有圣诞节,有新年,还有受到全国瞩目的大马尼拉电影节。
论节日规模和影片质量,大马尼拉电影节和纽约电影节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论起热闹程度,纽约电影节就远远不如大马尼拉电影节了。每届电影节开幕,代表参赛影片的花车都会出现在马尼拉街头。花车装饰得一辆比一辆精美华丽,车外贴有影片宣传海报,剧组人员在车厢中向看热闹的民众挥手示意。热情的菲律宾人当然不会错过和明星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每当花车经过,路两旁都会响起震耳的欢呼声,影迷抛撒的鲜花彩带满天飞扬。
一张菲律宾邮票,上面印着1983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的宣传图。
马尼拉奎阿坡教堂
大马尼拉电影节只为菲律宾本土影片而设。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很多优秀的菲律宾本土电影,像《曼尼》《星级别墅》《今来古往》等著名影片都曾在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也许和菲律宾居民乐观热情的天性有关,菲律宾每部电影都少不了喜剧情节的渲染。《小男孩大男孩》《爱情鸟》等以喜剧为主题的影片,情节贴近生活又适度夸张自嘲,让人捧腹不已,得到民众的一致好评。
不过,很多年轻人对本土影片兴趣不大,他们更偏好好莱坞大片的“浓墨重彩”。为迎合他们,菲律宾影片中加入了很多好莱坞元素,甚至在电影节还未结束时,举办方就已挂出好莱坞大片的预告。但是,本土影片仍然有其庞大的观众市场。除本地居民外,一些已定居海外的菲律宾人也会在电影节期间专门赶回,只为重温影片里浓浓的乡土风味,在熟悉的故事架构中回忆往事。
◎菲律宾文化村:锦绣满目的千岛缩影
菲律宾共和国岛屿众多,地势复杂。几乎每一座岛屿上,每一种地势中,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使用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地理特征和历史沿革决定了菲律宾混血、矛盾的文化特色。不过,要想全面感受菲律宾,并不用走遍岛国,只需拜访一个村落——菲律宾文化村。
菲律宾文化村又称“千岛缩影”。它坐落在马尼拉国际机场附近,整个公园占地足有525亩,依据全菲几十个省份和各个山区原始部落的风格,架构出不同园区,比较全面地表现出菲律宾多样化的文化特色。文化村光建筑物就有数十种。简陋的茅草屋、精巧的树屋和现代豪宅并肩而立,简易贝壳工艺品和精巧金饰共同陈列,对比强烈却又毫无违和感。
静止的景物带来的震撼毕竟有限,结合现代化科技设施,菲律宾文化愈发生动起来。博物馆中,彩色幻灯片循环展示了菲律宾各个民族的风貌特色。剧场中,不时上演着情节动人、音律优美的歌舞剧,将观者带入菲律宾歌剧艺术的独特氛围。还有图书馆中的藏书、博物馆中的各时期文物,无不让游客深刻感受到菲律宾文化的神秘和灿烂。
◎米兰达广场:大都市的市井风情
对于购物控们来说,“高大上”的购物商场固然过瘾,但区域设置一目了然,少了些许“淘宝”的乐趣和惊喜。奎阿坡教堂附近的米兰达广场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马尼拉“华侨义山”牌匾
在米兰达广场,小商小贩带着各自的“宝贝”汇集于此,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最引人注目的是卖各种药品的小摊位。热情的菲律宾人大声介绍着草药或偏方,句句强调功效显著、物美价廉。具体治疗什么症状?这个问题不重要,药效完全依顾客需求而定。关节痛、头痛、肚子痛、减肥……一盒药膏就能药到病除。如果对药品持怀疑态度,不要紧,小摊贩们会立即掏出成把的护身符,宣称这些由石头雕刻而成的东西凝结着天地灵气,戴上可保平安百病不生。继续前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五金电器、文胸衬衫、蔬菜鱼肉、锅碗瓢盆应有尽有。
米兰达广场的罗马风格拱门下,时有政见不同的两个或多个政党激烈辩论,也经常有愤世嫉俗的“政客”发表演说。低低吟唱的卖艺人会靠着广场立柱静静发呆,追逐打闹的孩童把广场视为肆意玩耍的游乐场。布兰达广场表现的是大马尼拉洗尽铅华后的真实面孔,洋溢着亲切新鲜的市井风情。
◎华人公墓:在繁盛中归于永恒
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离去,马尼拉华人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和纽约类似,华人聚居的地方形成唐人街,横跨圣克鲁斯和岷伦洛,散发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唐人街上的中式餐厅很多。走在街头,中式炒菜的油烟味夹杂中药香袅袅飘过,和着月饼甜香、淡淡茶香,恍若身在故土,不时撩动游子心中的淡淡乡愁。
放眼世界,中国人可算是故土情结最浓重的民族了。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用动物的本能行为,形象地表达出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在中国人看来,死亡,并不是形神俱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归去。无可否认,即便是去国离乡,海外华人们依然秉承着传统思想,怀想故土,重视死亡。
马尼拉华侨公墓内景
马尼拉有一座华侨义山。曾经,西班牙殖民者把意外死亡的华人同胞埋葬在这里。久而久之,这里渐渐成为华人专属墓园。远远看去,墓园更像是一处住宅区。为了祭奠殁去的先人,很多华人在此兴建阴宅。说是阴宅,其实和平日居住的房屋相差无几。受本土文化的影响,有些建筑在屋顶放置十字架,甚至干脆将房屋修造成教堂或庙宇样式。屋内装饰极尽奢华,家电家具应有尽有,大门外还题有和主人生前意趣相符的文字。阴宅后,高大墓碑整齐地林立在碧绿草坪上,与一海之隔的中国遥遥相对。在蓝天绿草的映衬下,墓碑似乎有了生气,像看尽世情的老者,沉默地追思、冥想。
家世显赫的华侨毕竟是少数。在墓园中,按照地域分成几处公墓区,如广东公墓、晋江公墓等。广东公墓前,“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无言道出了岁月的沧桑,以及满园长眠游子的家国情怀。
奎松:第一大卫星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很多国家的中心城市因为集中了较为先进的经济、教育、医疗资源,成为全国各地人民趋之若鹜的所在。但一座城市的承载力有限,于是很多国家都在大城市周边建设起多座和大城市同样便利,依附于大城市却又各自独立的城镇,像卫星环绕星体一样,共同组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繁荣区域。美国学者泰勒形象地将这类城镇称为“卫星城”。在大马尼拉市辖区,以马尼拉为中心的卫星城镇很多。其中,承载了数百万人口的奎松市,当仁不让地成为马尼拉市第一大卫星城。
奎松市中心圆形纪念广场奎松纪念碑
◎率性热情的故都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奎松市曾是菲律宾共和国的首都。从建城时间来看,它可算是菲律宾的“老城”了。不过,老资格的奎松市却有着最流行的音乐、最前卫的艺术作品,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
来到奎松市会发现,整座城市设计合理有序,舒适惬意程度远远超乎想象。穿过奎松市政厅附近的地下通道,可以到达著名的市中心圆形纪念广场。这里有奎松纪念碑和前总统曼努埃尔·奎松的陵墓。纪念碑更像是装饰派艺术品。三柱鼎立,下方是呈圆形的碑座,顶端设有观景平台,游客可以乘坐电梯直达顶端,俯瞰奎松市美景。纪念碑前方是陵墓入口。入口处建筑和纪念碑周边基座浑然一体,若不是黑色大门和门上方的题字,很难把它和陵墓联想到一起。
古堡地铁站附近是农贸集市所在地,规模和热闹程度虽不及布兰达广场,也是别有趣味。著名的cubaoexpo也位于古堡附近。它聚集了众多嬉皮士和音乐爱好者,以多家复古小店为主流风格,和周边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白天的cubaoexpo宁静安详,到了黄昏,这里立即变得生机勃勃。有名不见经传的乐队即兴表演摇滚乐,也有背包客旁若无人当街热舞,还有大学生们的街头派对……涌动着无限激情与活力。
奎松市餐馆很多,各色美食琳琅满目,但有一个地方却集结了个性与美食,成为奎松市乃至大马尼拉最酷的餐馆,没有之一。它就是vangoghisbipolar,中文翻译为“凡·高是双相(两级)”。餐馆菜品以店内认定的“两级”名人命名,营业时间全凭老板心情的好恶。老板即是大厨,他会根据客人的喜好和性情制定菜单,让每位客人都享受到私人订制的高端服务。
◎名校汇聚的文化城
奎松市是大马尼拉地区的教育文化中心。菲律宾大学、马尼拉大学、菲律宾蒂利曼大学等名校汇集于此。一批又一批大学生们为奎松市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菲律宾大学创建于1908年,百年来,它从建校之初的两个学院、67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50多个学院,近50000学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已跨入世界百所名校的行列。不同于菲律宾大学浓厚的本土氛围,蒂利曼大学处处洋溢着纯正的美国气息。蒂利曼大学校园更像是风景名区,很多大学生和附近居民在这里散步、慢跑,在郁郁葱葱的绿荫间品味学府独有的书卷气息。
奎松市是造梦天堂,艺术爱好者们可以自由放飞思想,以各种形式表现心中的梦想。奎松市有菲律宾最大的娱乐中心,无数电影、唱片在这里新鲜出炉。瑰丽梦幻的布景、百变动听的旋律,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游客们收获最美的梦境。因此,奎松市又被称为“菲律宾的好莱坞”。
马尼拉大学门口青春洋溢的大学生
夏都碧瑶
碧瑶,菲律宾共和国直辖市,举世闻名的夏都。据一位出使过碧瑶的中国外交官形容,碧瑶兼具杭州景色之美、昆明气候之春和重庆山峦之巧,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地。中国有一句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在菲律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不到碧瑶,就不能算来过菲律宾。
◎山中胜地与学府名苑
碧瑶麦逊宫
作为高海拔城市,群山环绕的地理位置给了碧瑶四季如春的惬意凉爽,满山遍布的苍劲松林让碧瑶获得“松市”的雅称,而气候优势又使碧瑶日日繁花似锦,赢得“花城”的美丽称号。
菲律宾群岛的山城很多,碧瑶却因坐拥众多名校,在山灵水秀之外,比其他城市更多了一缕书香气息。碧瑶面积不大,却有6所大学、四五十所中学,还有专供华人子弟念书的“爱国中学”。其中,始建于1948年的碧瑶大学已成为全菲闻名的名校学府,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多慕名而来。也许是受学校云集的影响,碧瑶的市民普遍有阅读报刊的习惯,整座城市相对安静,看不到大城市固有的喧闹浮华。
绿树掩映之中,坐落着两处重量级建筑:总统避暑时使用的麦逊宫,以及赫赫有名菲律宾军事学院。
麦逊宫又叫夏宫,平日可供游人在大门附近参观游玩。夏宫欧式造型的黑色铁门后,是一片宽阔的草坪,草坪尽头,高大松树茵茵如盖,掩映着白色的总统府邸,很有一番庄严气象。菲律宾军事学院向来有菲律宾“西点军校”之称,始建于1908年。学校的各种训练设备一应俱全,教室整洁舒适,为菲律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军事人才。一直以来,菲律宾军队的高级将领几乎全部出自这里。菲律宾军事学院大多数时间对外开放,游人可以自由参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学生们在训练场上的勃勃英姿,领略军校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及征战杀伐的铁血气概。
在碧瑶,中国的春节是其非常盛大的节日。正月初一,舞狮、舞龙、武术表演、民族舞蹈等各种中国风节目闪亮登场,热闹程度、服饰打扮、艺术表现等都与中国原汁原味的节目不分轩轾。实际上,早在明末清初,碧瑶和中国就有了交集。据传说,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海岛首领林道干,为避兵祸率领部下来到吕宋岛,还没安顿下来,就被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围捕。敌众我寡之下,林道干带领部下躲进碧瑶所在的山林中,借着山高林密的地利之便,迫使西班牙人放弃追捕。而林道干等人被当地淳朴民俗吸引,就此定居下来。直到现在,菲律宾某些高山省份出土的文物中,还有着中国明代的艺术元素,一些地区也仍在遵从中国古代的部分信仰或民俗。
◎艺术工坊与有机农场
和菲律宾很多城市一样,碧瑶同样是多民族杂居,有着多元化的混血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各具特色,值得人们驻足探索,但科迪勒拉山脉孕育出的原始艺术,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在碧瑶西北边缘,有一个可以远眺中国南海的村落,被称为坦阿万村,菲律宾语的意思是“有利位置”。在这里,耳听阵阵松涛,远望海天尽头,让人倍觉遗世独立的凄清和高贵。为了留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著名当代艺术家贝内迪克托·卡布雷拉将此地开发出来,作为了解碧瑶高山文化的窗口。
坦阿万村坐落着传统的伊富高民居和八角形卡林加棚屋。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提前预订艺术工坊活动,欣赏当地土著的音乐和舞蹈,还可以和土著居民学习制作捕梦网,将形如蛛网的美丽草编挂在床头,为自己和家人挡去噩梦,祈求安康。如果想在这里留宿的话,棚屋也需要提前预订。夜晚,呼吸着山中清冽的空气,仰望满天繁星,会感觉自己褪去了浮世的喧嚣,和大自然彻底融为一体。
碧瑶山上五彩缤纷的民居
每年的二三月份在碧瑶花开的季节,碧瑶的居民会穿上色彩靓丽的服装,以庆祝开花节,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意。
阳光下,雏菊自在地绽放,这就是碧瑶之美。
碧瑶居民崇尚自然养生,素食和有机食品非常盛行。在餐馆吃饭时,大多数蔬果都来自山内农家种植,新鲜无添加,味道鲜美可口。如果在碧瑶短期停留一段时间,不妨去试试“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意趣。在碧瑶郊区,有很多专供游客体会农乐的有机农场。那里种植着豆子、莴苣、西蓝花、小萝卜和咖啡豆等作物,还有硕大无比的草莓和香甜的菠萝蜜等蔬果。游客们可以向农场主租借一片土地,专门进行耕种和维护,吃住都在农场,既实惠又便利。
◎博物馆与自然保护区
时光匆匆,流转间总会留下很多珍贵的东西。留住岁月长河里的珍宝,最简单也最直观的方法莫过于设立博物馆了。每座博物馆都是时光机器,将发生过的事情、尚存世间的印记用实物或影像的方式留存下来,变成人们记忆中的永恒。碧瑶的博物馆很多,有的纪念人物,有的纪念文化,每一座都是难得的时光宝库。
位于城郊的贝内卡夫博物馆内,留存有著名艺术家贝内迪克脱·雷耶斯·卡布雷拉的痕迹。走入博物馆,高处长窗射入的阳光、如传统水稻梯田般整齐美丽的回廊,还有随处可见的木雕、水稻神、丛林精灵的画像、雕塑,无不让观者屏息,如同行走在现代化艺术的梦幻之旅。值得一提的是,越过几重回廊,会在一个隐秘角落里邂逅一组艺术品,它们造型大胆奔放,将人类本原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
埃米利奥·阿奎纳多博物馆也是一座以人物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收藏了独立革命领袖阿奎纳多的一些个人物品,还有一面陈旧的菲律宾国旗。这面国旗是独立革命发动后,菲律宾确立的第一面国旗,意义重大深远。
在碧瑶,随处可见美丽的自然风光,山树之间的民居如散落人间的珍珠,闪烁着点点的温润的光,温馨又美好。
圣路易斯大学博物馆和碧瑶高山省博物馆的主题较为接近,主要收藏了碧瑶在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见证品。比如武器、编筐和手工艺品等等。论起馆藏,圣路易斯大学博物馆较为丰富。论起藏品的精巧,碧瑶高山省博物馆又略胜一筹,它的藏品中居然还有一具卡巴延木乃伊。
朝阳下的碧瑶
在工业污染越演越烈的现代化都市,碧瑶城的自然风光显得格外宝贵。在碧瑶,设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公园,保护着山清水秀的明媚风光。玛丽诺生态保护区是碧瑶规模较大的公园之一,它占地约2.8万平方米,森林郁郁葱葱,林间小路蜿蜒整洁。这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宇宙之旅”的雕塑系列了,它通过山地部落手工制品、超现实雕塑和现代化艺术手法,展现了人类文明在菲律宾的演变史。此外,掩映在青山绿树中的伯纳姆公园、曼尼斯公园和福布斯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巧思,每一处都会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惊喜。
“南方皇后”宿务
宿务建于1571年,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城市。它濒临海湾,拥有无数美丽海滩。它经济发达,是菲律宾第二大经济中心。它交通便利,陆、海、空运四通八达。它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宿务是“南方皇后市”,屹立在米沙鄢群岛之间,静静绽放出母仪天下的绝代风华。
◎宿务的皇后范儿
米沙鄢群岛位于菲律宾中心地带,比起吕宋岛的繁盛富饶和棉兰老岛的原始粗犷,它更加细致温柔、倜傥雅致。其中,又以宿务市最为秀丽多姿,是米沙鄢岛的灵魂之所在。
宿务美丽的海面
宿务市气候湿润温暖,干、雨季的分界不明显。有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丰沃的土地、甘美的水源,宿务市的农业十分发达,主要作物以玉米为主,其他经济作物诸如椰子、杧果、烟草等也广有种植。聪明的投资者利用宿务便利的交通条件,在种植园附近建起各种加工企业,建立起便捷的物流网络。于是,椰产品、烟草产品、稻米衍生产品被及时制作并运输出去,形成生生不息的资金流。宿务拥有全菲最大的椰子油提炼厂,生产的椰子干、杧果、卷烟、啤酒、吉他等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宿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除了传统产业外,宿务市的旅游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也占了很大比重。宿务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桃花源般的度假村落;有连绵不断的神秘雨林,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还有绵延不绝的细软沙滩,可称得上处处皆景,各景不同,颇具尊贵神秘的皇后风范。
◎宿务的海
到了宿务会发现,宿务最具魅力的不是城市风光和沧桑古迹,而是大海。对于菲律宾每座岛屿而言,海如同阳光、空气一样,是最自然不过的存在,可宿务的海给人的感觉却格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