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首大燥,现场很多人还没缓过神来。尤其是比赛演出这些场合,安静的歌总是那么不占优势。
不过当看清幽蓝光柱笼罩的人,美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
音乐作品没那么注重演唱者的颜值,但有与没有是两码事。
人皆爱美,长得好看的人总是更容易获得关注。因为一张好看的脸孔,观众也更愿意去花心思了解倾听更多。
舞台上不知何时生起了白烟,那缭绕的烟雾很快爬升到了人小腿的位置,一身黑衣有几分忧郁面容的青年在迷离蓝光与白烟的包围中仿佛误入寂静森林中的迷途人,又或者他本来就是林中人,独自在这里荒凉了许多年。
低低的乐声似乎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清越的吟唱忽然应和而起,众人恍惚了那么两瞬,继而想起这熟悉的词曲是改编的哪首歌。再而因为这首歌而心神激荡。
再看青年,他的感觉又变了。
可能是歌曲加成,也可能是他确实有些许的演绎在其中。隔了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观众看不到他眼中的真实情绪,他们只瞧见那半垂着脸的青年眼眸低垂,他像是懊悔的,留恋的,充满乞求和落寞的。
一个人站在寂静之地,被另一个人远远抛下、舍弃、再也不见了。
聆听者们无意识中被深深带入其间,他们以为这是一首极其安静的、专属于一个人的哀歌,直到音乐突然激烈了起来,他们瞬间被漩涡扯进了之前,看到那两个人的爱恨情仇,贪嗔痴怨,浓重的感情比风还猛还炽热地扑面而来,带着他们起起落落。
悲剧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它不完美,可是如果可以,谁不想要完美?更多的人喜欢完美,想要一切都圆满,哪怕中途曲折跌宕阴差阳错,但只要最后在一起了,结局总是甜的,能让人会心一笑,心满意足。
即便不是故事中的人,如果有机会,更多的人也愿意去帮他们一把,避开最后的悲惨结尾,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