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考生抬出考场,先生便紧张兮兮地上前,认领学生,发现自家的学生,舒心一口,脚步轻盈回到对面的茶楼,继续盯着考场。
先生今天更是早早出门。
端菜上桌之时,一大群少年愁眉苦脸,饭桌上还有几本四书五经,手里不停地翻动书籍。
“我这题又错了。
当时怎么没有想起来”“哪一题,我也看看。”
另一个少年也凑头过去。
“文清你知道最后一题的出自哪本书,我怎么找不着那句话的出处。”
……
十几载寒窗苦读、身经百战的吴静香便知道这群人是在考完对答案,这种只能徒增烦恼,毫无作用的行为,既不能改变分数,又影响士气,是每个年代的考生都爱干的傻事。
作为没正经上学读书过的吴静香没有发言权,饭菜上之后,香喷喷的饭菜立即扭转了少年的注意力。
在号舍里呆了三天,吃了三天的冷馒头、泡面,他们对新鲜的饭菜毫无抵抗力。
许是官府昨晚加强了巡逻,半夜三更,隐约还听见巡逻的脚步声,许又是凶手不敢在此作案,在此进考场之时,没有考生缺席,知府、县令都松了一口气。
自从上次郑文仲跟吴静香闲聊之后,他的身影总能在他们家的摊子上出现。
还带来了几本厚重的书籍,祁县的县志,不知是出于对吴静香之前话语的怀疑,在他吃饭期间,递给吴静香浏览,吃完饭之后,装作不记得县志上的内容,故意让吴静香回答。
有问必答,准确率百分百,吴静香很大度地配合了郑文仲的恶趣味。
“圣上已派钦差大臣来祁县查案,约莫明日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