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面色难看。
“听说贵妃火气大,酥山能消火,给她送去,免得贵妃伴驾时惹圣心不悦。”太后又吩咐近侍道,“今日外头的风还行,叫她站廊下吃,去火去得快。”
皇帝心疼了:“太后……娘,这酥山就别赐了吧!”
到底是皇帝宠爱的女人,左右也是故意端上来让他看到故意说给他听的,太后点了个头:“陛下说了这话,那便不必送了。”
宫人们得令,悄声退下。
皇帝见此间无一宫人了,心知这是要与他细说,面子上更加过不去。
中宫无一子半女,皇帝对皇后不过是敬重,家宴上,皇后颜面大跌也未矫情一句,偏是那刘贵妃得了便宜还卖乖,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怎能比中宫的国母威仪?
前朝的事,太后不便过问,后宫有皇后打理,皇后非善妒之人,也无需太后费心。皇帝宠爱刘贵妃,家宴上给她脸面也无碍。可他不能糊涂啊!好好的家宴弄成这个样子,那些起居郎都是瞎的聋的不成,青史会成灰?
他是皇帝,乃天下人君父,太后不好说他。
“贵妃刘氏恃宠而骄,不敬中宫在前,又险些累陛下落下对下不慈的恶名,责令禁足一月;赐膳之人不察圣意,离间陛下与郧公舅甥之情,事后不顾仪态,胡言乱语,有失天家颜面,责令即刻赐死。”太后说完,又反问皇帝,“陛下觉着此举可是妥帖?”
太后意在言外,皇帝颇没颜面,可还是退了一步:“太后思虑周全。”
“既如此,陛下差人去传旨吧。”
内侍省首领、中贵人王欢看皇帝从殿内出来似是不悦,忙上前搀扶,得了禁足贵妃的旨意时先懵了懵,太后做了处罚的事却让他去传旨,必是要借圣人之手打压刘贵妃了。
太后只有纯安长公主这一个女儿,几年前,长公主薨逝的消息传进太后耳中,她老人家可是大病了一场,长公主只有一条血脉,且得太后欢心,前两日宫里设家宴,没个正经缘由就被赶出去不说,又要在数九寒天之时吃十碟冰食,正常人都受不住,何况张思远还一直吃着药!
虽说昨日宫里办家宴,可皇后在,即便是圣人不说什么,贵妃也得推辞不是?别说是皇后还在了,就是不在,昨日还有太子妃在,贵妃为天家妾室,在皇后和皇太子妃面前也是低了身份,偏是众人都给足了贵妃脸面,她兜不住还要搞幺蛾子,也实在是恃宠而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