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疏影来到敬老院附近看没人出了空间,意念一动空地凭空出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和车上满满的几麻袋粮食,几筐水果,蔬菜,肉,蛋。这时上官疏影已经变身为一个相貌普通的男人,她推着车,进了敬老院。这时从敬老院办公室走出一个男子,他看到上官疏影奇怪的问道:“干什么的?”上官疏影道:“我找你们院长。”那男子转身把上官疏影带到办公室前,示意让她等一下,转身进去找院长了。
舒院长正在发愁,刚才食堂的大师傅来反映粮食不多了,可这才月中,上面拨粮还得十几天,这可怎么办?实在不行,就得发动老人们去野外挖野菜了。可老人们老的老,病的病,怎么去?唉愁人啊。舒院长又挠了挠不多的头发叹了口气。往上反应吧,县里也粮食紧张啊。舒院长又叹了口气。
这时小张跑进来说:“院长,有人找。”舒院长随着小张走出办公室,看到推着三轮车的上官疏影,仔细一看并不认识,奇怪的问:“请问贵姓,我们认识吗?”上官疏影憨厚的一笑,沉着嗓子说:“你好,我们不认识,是有人托我给你们敬老院送东西,你收一下。”说完就让小张帮忙把东西拿下来。
舒院长打开麻袋一看是3袋玉米,2袋小麦,还居然有一袋稻子。这可是金贵东西,供应粮本上每人一月也不过1斤,平时大家都舍不得吃,只有过年才整顿白米饭。再看到麻袋旁边竹筐里的菜,肉,蛋,水果更是惊得张大嘴巴,院里的老人已经好久没吃到肉了,这让舒院长心酸不已,可也没办法,谁让现在国家穷啊。
上官疏影放好东西就要离开,舒院长才醒过神来。他忙热情的拉住上官疏影,来到屋里。让上官疏影坐下后,又拿杯子倒满水,然后问道;“大兄弟,这些东西是谁让你送来的啊?都说什么了?”上官疏影沉声回道:“那人我也不认识,只是托我把东西给你们送来,别的我也不知道。”舒院长又挠了挠不多的头发说:“这人长什么样?还说啥没?”上官疏影沉声道:“就是一个普通男的,只说人老了不容易,他想帮助一下,也没说名字,他说不想让人知道。”
舒院长见问不出什么,只好感激的对疏影说:“太感谢了,这些东西来的太及时了,要不都快断粮了。你如果遇到那个好心人,一定替我感谢一下,并且希望他能来一下,接受我的谢意。”上官疏影看到舒院长如此感激,也很高兴,也答应说:“如果遇到一定告诉。”说完借故自己还有事,就告辞离去。舒院长和闻讯赶来的老人们站在门口相送,直到看不见才回去。
上官疏影觉得这样做很值得,更坚信了她帮助人的决心。但她觉得让人这么谢来谢去好麻烦,就干脆在给其他的福利院,敬老院,送粮食时就写了一封信放在东西里,说明是捐助给他们的,然后就趁天黑没人偷偷放到办公室或食堂。
果然这样省了好多时间,速度快了很多。十几天功夫就跑遍了全国的福利院,敬老院。一时间全国福利院,敬老院纷纷向上级部门反映这件事。当地政府一番调查后也没有什么结果,等拿这些粮食样品去化验,发现各项营养素都非常高。
京城的实验室发现这样品和以前救灾时好心人捐的粮食成分一样,最后断定这是同一个人所为,一时间惊动了各大媒体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表扬这位好心人,并请求能出来和大家见个面。上官家看到这些报纸,听到收音机里的报道,心里很是骄傲。这可是她家大宝做的,谁家孩子能比得过。上官疏影也很高兴,决定以后更要多做好事,多帮助人。
第103章 进城复习
杨乐盈看着眼前厚厚的一摞书本,心情很是复杂。3年前刚刚初中毕业的她,由于家里贫困,父亲重病,而且国家还取消了高考,所以成绩优秀的她毅然放下了她热爱的书本,扛起了锄头走向了农田,去挣工分。
就在她以为这辈子都会就这么在农田里耕种,可谁知姐姐却送来这么多书,让她好好学习,赶紧把忘掉的知识捡起来,并偷偷告诉她,说:“听说,国家可能恢复高考,你要抓紧学习,争取赶上这次机会。”听了这话她平静的心田又起了涟漪。自己已经放下书本3年了,还能捡起来吗?自己还能考上吗?下地干活真的使人筋疲力尽,真的没力气在学习啦。可是她又不甘心,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很好,她也向往过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想到这杨乐盈眼里闪过坚定,不顾一天的疲劳,吃过饭就拿起书复习起来。
而这边杨乐盈不顾疲劳,勤奋学习的样子早被上官疏影看到了。事实是上官疏影想到1977年就会恢复高考,所以她就找出很多她当初从废品收购站抢救下来的学习书本和复习资料让母亲送给二姨杨乐盈。并告诉母亲77年国家会恢复高考,至于怎么知道的,咱不是有个无所不能的师傅吗。
上官疏影看到二姨一边下地劳动,一边学习太辛苦很是心疼。她就决定把二姨接到城里来学习,也好让爸爸,妈妈给辅导。杨乐珍其实早就想把妹妹接过来给辅导一下,可是家里就二个房间,妹妹一个大姑娘来了实在不好安排,就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上官疏影也想到了这点,正在想办法。没想到杨乐盈的运气还真好,隔壁邻居老孟家正好因为儿子在外地工作,他们年纪大了就想把房子卖了,去儿子处养老。上官疏影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忙让爷爷过去询问价格。因为平日两家关系处的挺好老孟也没要谎直接2200元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