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孙胜仪的二嫂李若云,在那次轰炸中,失去丈夫和一个孩子,从此就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给人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

沈梦昔看着更像是得了抑郁症,几次和她聊天,想着开解一二,但是李若云都爱搭不理,心情好的时候,来厨房帮厨,心情不好的时候,连门也不出,动辄就哭个不停。

“活着真没意思。”沈梦昔听到她关门前如是说。

她们一大家五个孩子里,有三个是李若云的,但她并不怎么照顾他们,只是经常看着他们叹气,有时候会放下饭碗,哀叹自己无能,全靠弟妹养活自己的孩子,甚至连婆婆也不如,身体糟糕,不顶用,还不如死了呢。

众人都纷纷安慰她,等她身体好了,再做事一样的,现在还是安心养好身体才是。几个孩子听着母亲的唠叨,一脸麻木,也不哭,想必这些年是听多了。

沈梦昔无奈地摇头。

孙胜仪倒是比沈梦昔想象得还要坚强,同样失去丈夫和一个儿子,但是她知道自己还有两个更小的孩子需要她,她就坚强地站起来。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之外,还承担一些洗衣做饭的杂事,在她的心里,如果不多做些事情,是无法心安理得带着一大家子人,住在孤儿院的。

孤儿院每天需要大量粮食蔬菜,需要很多生活用水,这都需要棒棒挑担运到孤儿院,棒棒军,可谓重庆的功臣,当年是这些人用肩膀,将10万吨工厂物资从宜昌运到重庆,得以使民族工业在战火中重生。

每次,沈梦昔都会多给挑水送柴、担米送菜的棒棒一点钱,他们也乐意给这家大方的孤儿院送货。重庆的有钱人大部分是全国各地来逃难的,出力的棒棒反而都是当地的农民。

孤儿院有过几次失窃的情况,丢的都是粮食。

还有一次运粮回家的路上,被抢劫,抢粮的是五六个半大孩子,挑担的棒棒抡起棍子砸了几下,沈梦昔站住石阶上,没有动。若是成人她或许会愤怒地拔枪,但是这些是孩子,虽然行径恶劣,但让她冲他们开枪,还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