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的女人,有好吃的,第一个不是给孩子,而是给丈夫,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如果家里有老人,也会先给老人,然后才是孩子,最后才是女人自己。
她们往往掌握着家里的粮食分配,但是吃到的却最少最差。
比如双县的姥姥,她抱怨了太姥一辈子,但却从不少老太太一口吃的,姥爷一辈子吃喝嫖赌抽一样不落,姥姥总是抱怨没嫁个好人家,但是照样把姥爷伺候得好好的,一边抱怨着,一边辛苦地劳作着。
“这么多呢,你们都吃!”当着沈梦昔的面,张营长有点不好意思地端碗接过方小菊夹来的肉。“小西,你吃这个酸菜粉条,里面是猪肉。”
“嗯,我自己来。”沈梦昔夹了一口粉条,簌噜噜一口吸进去,“好吃!”
“多吃点!”
方小菊还是先喂孩子,拥军吃饱了她才开始吃,沈梦昔夹了两块肉放到她的碗里,她却都填到了小儿子嘴里。
生了三个孩子,恐怕方小菊这些年一顿消停饭都没有吃过吧。
沈梦昔谈起场部的驴子,问张营长,驴子也是公共财产,为什么没有人经管,用不上了为什么不统一卖出去,这样胡乱宰杀了,对于场部来说也是损失啊。
张营长闷头喝了一口酒,“一句两句说不清啊,团里也没有办法。”
沈梦昔不明白有什么说不清的。
张营长说,你看咱们忙了一年,到最后,营部一算账,还是亏损。
“什么?亏损?”沈梦昔大惊,“咱们那么好的收成,怎么会亏损?”
“那些粮食够什么啊,这么大的摊子,这么多的知青,这么多的机器……”
沈梦昔沉默了。
“营长,我提个建议吧,接不接受在您自己。”沈梦昔不待张营长说话继续说:“首先要防止浪费,食堂做饭的预算要做得精确一些,喂猪尽量用地瓜秧子猪草和麦麸,吕志刚人虽然艮,但是他在的时候,食堂没有浪费现象;再就是生产工具的维护保养,我在田间地头都发现过丢弃的锄头镰刀,扔在那里生锈,没有人带回。应该设立专人专管;队里出车要限制,不着急的就用马车驴车,拖拉机的保养也要及时,那两台进口的康拜因,如果有说明书的话,我建议在今年的知青里问问有没有人懂得外语,修好了的话,又省了一笔;最后一点,制止滥砍滥伐,树木不能一口气砍光了,对气候和粮食收成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