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天后成绩总算出来了,总分420分,沈梦昔考了333分。黑省文科录取分数段是250分,她超过了80多分,沈梦昔松了口气。
郑旭考了260分,场长妻子带着郑旭,拿了一堆好吃的来到卫生所,握住沈梦昔的手,连声感谢:“小孟啊,你说我家郑旭咋这么有福气呢,遇到了你。”
“婶儿,别这么说,是郑旭自己努力的结果。”
农场只有极少数人过了分数段,郝静报的理科,她考了近260分,超过分数段近30分,让沈梦昔刮目相看。
张万钧考了205分,也过了中专线,每天喜滋滋的,看上去比人家考三百分的还高兴呢。
“哎,孟姐,你知道吗,我听说郝静早就偷偷开始复习了,她都没告诉咱们!”
“你不也没告诉她吗?”
“哦,是啊。”张万钧愣了一下说。
沈梦昔笑了。
五叔来了电话,得知她的成绩,很满意。沉吟了一下说:“不要好高骛远报考清北,别人明年还有机会,但老三届的优待只此一次,要谨慎小心!”
四叔的挂号信也接踵而至,沪市高考时间是12月11日、12日,成绩出来的也早。
理科分数段是220分,文科270分。小安理科考了350分,数理化几乎满分,想去清大,小宁文科305,要留在上海。四叔有意让他们选择师范类院校,他们都不肯答应。四叔这十年受尽辛苦,孩子们看在眼中,
四叔很是伤感,一个国家,所有年轻人都渴望进入高等院校,却无人肯做育苗的园丁。
他相信,国家肯定会给教师提高社会地位和待遇,华夏尊师重教的传统必定会继续发扬下去!因为一定意义上,教育关系着各行各业,教育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沈梦昔读懂了四叔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