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就是沈梦昔。她感叹自己躲不开“3”这个数字,不光寝室有两个3,连寝室排行也是老三。
老四,刘群英,四川人,二十七岁。从云南考入。
老五,章云志,京城人,二十四岁。从黑省考入,数学系的。
老六,马新月,陕西人,二十四岁,回族,从陕西考入师大。
老七,林雁辉,沪市人,二十二岁,从内蒙考入师大,数学系。
老八,齐纪,京城人,十九岁,高中毕业考入师大。
沈梦昔以为大家会成立老乡会,先联络一下感情。但是几乎是课本一发下来,同学们就立刻进入了学习状态,大家只是最初一天互相认识一下,各寝室排了齿序,就投入了紧张的学习。
他们以近乎自虐的方式进行着学习。早起晚睡,走路吃饭,图书馆自习室,处处都是埋头苦读的学子。
七七级的学生普遍都有底层生活经历,所以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还有很多学生来自学界家庭,他们骨子里就爱读书,即便是知识无用论的年代,依然寻找机会读书。高考一恢复,他们坚实的文化基础立刻占了优势,当之无愧成为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
就像是徐茂和,顺利考进了京大,肖北望考进了音乐学院。
自以为很刻苦的沈梦昔,在师大顿时成了最散漫的学生。她早睡早起,三餐按时,每天早晨还到操场跑步,有时还到体育系找人打羽毛球,甚至还到俄语系旁听俄语。
老八齐纪年龄小,没吃过什么苦,还算悠闲,常常和她去打羽毛球。
刘群英则很怀疑她是怎么考进来的,十分诚恳地劝她多看看书,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要浪费时光。沈梦昔笑着感谢她的建议,回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师大的老师多是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有些人的腰已经在劳动中压弯,让沈梦昔觉得坐着听课都有心理负担。
老师们授课认真负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做到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老教授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来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