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探究的看了看我,迟疑了片刻:“脸色不太好,不宜过多劳累。此事再思定夺。”
听到“再思定夺”时,我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赶紧挤出个微笑。没想到,他看我的眼神更加奇怪了,像是研究着什么,良久,才意味深长的说:“你这一病,倒是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像是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我心想,我是20岁的灵魂,13岁的身体。
他离开了软塌,踱步走到殿前,眼神迷离的望着幽深的宫墙,微蹙着双眉说:“朕这几个儿子中,你三哥吴王最像朕,朕的这几个女儿中,你最得朕心,脾气却最倔强。你们又都是朕最宠爱的孩子,可朕是天子。”他深吸了口气,“高阳啊,你要知道,朕终究是以大唐江山社稷为重,有的时候,即便是朕,也不能事事都随己之愿。”
说完这番话,他的脸上满是无奈。
我沉默了,我还能再说些什么?不,我不能,我只能聆听着,再将自己的心思收回,我希望至少现在,是按着历史的轨迹来走。
我听着他回忆着年轻时候的轰轰烈烈,听着他讲述着,当初还是秦王时候的气壮山河。
我望着他,听着他的故事,思考着李世民的人生,也思考着一个父亲的人生。
我想起了后人对李世民的评论:一位在战争中崛起的传奇英雄,他所创造的贞观之治,政治风气的清明,政府机制的高效,法制精神的普及,以及君臣、官民间的和谐,得到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和历史学家的推崇。
此时,艳阳已落,黄昏而至,我走出了殿外,心里却跌宕起伏了起来,这样的新环境,这样的处境,我却要在这样的时代生存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望大家以听故事为主,不要对于历史过多较真。历史学家们,请多包涵。另外,本文的感情线前期一点一点铺垫,层层递进,喜欢看快节奏的小仙女们,还请绕行,本书也不适合一目几行,太快了可能看不懂,望大家以精神娱乐为主,较真就失去了乐趣。
第3章 身在其中,焉知其外?
自那日后,春日的杨柳依依我再也无心欣赏,天边的赤色云霞也懒的理睬,那句“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恰是我穿越后的心情。心里总琢磨着,我和高阳公主到底结了什么缘,什么孽,为什么会穿越到她的身体里?
我喜欢太极宫中的红墙高柱。我喜欢唐朝简约大气的建筑风格。也喜欢坐在雕花木椅上,这里的窗棂上襄着琉璃和云母,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寝殿里各种摆件,我各个都喜欢,尤其是那个被静儿丢了出去,又被我强制捡回来的,被现代人称为“唐三彩”的小物件。
这些东西如果拿去现代,大都是无价之宝。在这里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小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