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啊……”
三年前,季札因为一件案子而心有愧疚。
起因是有人来禀报,说有户人家私自贩卖粮食酿造的酒浆,且规模颇大。
相比起花酒、果酒,季札对用粮食酿酒一向重罚,盖因粮食不够,民众还尚未吃饱,酿酒风气一起,会浪费到大量粮食,前朝殷商全民嗜酒的惨剧在前,今人不可不堤防。
于是季札在大怒之下,便派兵去逮捕犯人、没收了所有酒具,并依照延陵法令,将带头之人黜面,仗五十,其余人等仗三十。
一切都是依法行事。但两个月之后,啧馆的官吏来报,说民众议论纷纷,认为这处置不妥。季札这才知晓,此事竟还另有隐情。
原来,那户人家的妇人患了重病,急需钱财买药。男人走投无路之下,想到自家的粮食酒酿地甚好,无奈之下,这才铤而走险,赚钱筹集医费。却没想到有人眼红,偷偷上报了季子。因此民众普遍认为,季札判地不公。还有许多人趁机吵闹:许多封地都不禁贩酒,季札又为何要禁!
季札一向重视民论,于是回到府里后下令再查此事。
这一查又有猫腻。
查那妇人所患病症,所需药费几何,再查那男人卖出去的酒水所得,明明贩酒一旬就足够所用了,但季札查抄时,分明已贩酒整整一月——这就够了,那男人倒也不是全然无辜。
季札松了一大口气,贪心不足,他罚地不枉。
于是,季札晓谕民众,细细告知详情,言此案无错,再有挑拨民众者,有罪不赦。
他素有威望,告示一出,风向俱变。
三个月后,季札在一间茶馆中闲坐,偶然听到有人议论,有人道,“那妇人也是有情有义了。”有人道,“贪心不足,他们罪有应得。”闹哄哄说了许多,季札这才知道,那夫妻两个,竟然自杀了!
怎会如此?
季札再次下令详查,这次事情终于完全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