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船上有前往大庆国沿海城市旅游的月琅百姓,也有回家乡探亲的大庆子民。

某汉子:“我要去大庆打工,我二姨夫是酒楼老板,特意关照我,等我攒够钱就让大娃二娃去读幼儿园。”

同村准备去探亲的瘦子笑:“这位大哥你开玩笑吧,你大儿子年纪应该上小学了。”

汉子不好意思了,他不识大字,也没耐心听村长开会讲的条条框框,也大概猜到自己漏听了一些内容。

“哦哦,读小学好,听说读完小学出来的人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呢,我家大娃读书很用功也一定行的,二娃读幼儿园有老师管吃喝睡,我也可以放心去外地打工。”汉子憧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若是大娃能读完小学,他就不用担心这孩子的婚事工作了。

旁边一位卷发大叔忍不住插嘴,脾气直愣愣地道,“可没这么容易呢,虽然幼儿园免费又最好进,但是只能读两年,还有小学虽然也不用像是大庆国情一样要交给老师束脩,花那么多钱,但是对于学生的成绩要求高啊!听说我国还有一个初中学校呢,每个大城市才有一所,里面的学生听说学习的知识叫什么,生……生啥名堂。”

瘦子翻白眼,不客气地嘲笑:“是生物,还有化学,物理。”

卷发大叔无视瘦子的嘲笑,竖起大拇指,呵呵笑着说,“对对对,就是生物,这位小兄弟有点意思啊!”

汉子摸摸后脑勺,一脸憨笑,瘦子跟他认识多年,怼对方一点用处都没有,倒是卷发大叔说话耿直,也不在乎别人的冷言冷语,瘦子一时间也不好意思接着暗讽人家了。

大家纷纷感叹,月琅国这几年变化真快啊!

周围越来越多懂“科学道理”的文化人,他们这些身处底层的百姓也说不清心中感受,只知道大家的生活好起来了,国内药坊百花齐放,百姓的病痛折磨也减轻了许多。

林祭芜啃馒头的嘴巴轻轻一扬,嘴里似乎更甜了呢,百姓对自己这位君王的认可还蛮好的。

加油,再接再厉,林祭芜。

近年来为了最大程度改变剧情,使用迂回战术,通过促进月琅国和大庆国的友好交流,林祭芜特意派遣使者前往大庆国,与庆帝商讨后定下种种邦交政策。

其中一条便是,只要是旅游探亲类商船,一律在原来基础上降低一层商业税费。